我國酶制劑的發展現狀
靈核網《2015-2020年中國酶制劑行業發展研究現狀及市場前景投資報告》顯示,依據我國酶制劑工業的發展狀況,將其劃分為起步、上升和快速發展3 個階段。就酶制劑的年產量而言,2005 年為48 萬t,2010 年為77. 5 萬t,上升了29. 5 萬t,增長率為10. 1%。隨著社會的發展需求,我國酶制劑的應用領域不斷延伸擴展,其技術不斷創新,使得近年來我國酶制劑行業一直呈現增長的趨勢,增長率一直保持在10%左右,見圖1。
《2015-2020年中國飼用酶制劑產業運行現狀及投資前景研究報告》稱,飼料酶制劑是隨著酶制劑工業和飼料工業不斷發展而出現的一種新型飼料添加劑,它的出現是近50年的事情。
在1991年,Perney等添加植酸酶于玉米- 豆粕日糧中,檢測到豬對飼料中磷的利用率提高了30%,John Coihl 在豬日糧中添加600FTU/kg,相比對照組,生長豬增質量提高了21.62% ~62.31%,料重比下降10.11% 以上,同時對鈣、鎂、磷、鋅和銅的吸收率和沉積率也提高了。而我國于70 年代開始飼用酶制劑的研究,最開始的時候曾進行過酶曲的生產,并應用于發酵飼料,由于技術路線、使用方法和菌種混雜等因素的制約,最后演變成自然菌種發酵,使得有機養分損失。
隨后一段時間,酶制劑的研究一度停滯不前。直到80年代后期,隨著畜牧業的發展,國外飼用酶制劑開始進入中國市場,刺激了我國酶制劑的發展,我國陸續生產出了酶制劑產品。到了90 年代,我國的飼料酶制劑開始快速發展,作為一種新型的飼料添加劑,它能提高飼料養分的消化吸收率,提高配合飼料的質量穩定性,還能減少養殖業對環境的污染。由于其高效、無毒和無不良反應等特點,飼料酶制劑在我國酶產業中已成為增長速度最快的一部分,其應用效果已得到公認。最近幾年,我國酶制劑的市場規模也在逐漸擴大,見圖2。
隨著玉米和豆粕等飼料原料的價格不斷上漲,我國配合飼料已不僅僅局限于一般的玉米- 豆粕型日糧,還有在此基礎上加入不同比例的大麥、小麥或棉粕等非常規飼料原料,這些非常規飼料原料的加入使得飼用酶制劑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其在飼料工業中的地位也在不斷上升,這類飼料原料存在大量的抗營養因子,相比玉米和豆粕來說,價格低廉,所以隨著它們的涌入,將進一步刺激非淀粉多糖酶等在飼料中的應用。
飼用酶制劑的發展趨勢
飼用酶制劑作為一種綠色的生物催化劑,能提髙飼料資源利用率和經濟效益,控制環境污染,大力發展飼用酶制劑,是維持這一平衡的關鍵。雖然飼用酶制劑的應用前景廣闊,仍存在以下瓶頸: 如何選擇合適的添加方式,是直接在動物體內起作用還是在體外添加; 如何根據動物不同的生長階段來添加; 飼料原料的多樣化及動物個體間的差異,如何進行酶制劑的添加; 如何發揮固態發酵和液態發酵的優勢,生產出質量穩定、高產量而又低成本的酶制劑; 如何解決復合酶制劑間的相互抑制的關系; 如何解決對動物微生態平衡的影響。
隨著人類研究手段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飼料添加劑必將越來越適應不同領域的要求,解決人類社會發展中能源、糧食和環境等諸多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更多最新市場調研報告,投資分析報告,行業分析,市場分析報告,市場調查報告,調查報告請訪問靈核網。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