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關鍵崗位機器人替代工程、安全生產(無)人化專項工程和新的應用示范政策的不斷落實,工業機器人的應用領域將有望延伸到勞動強度大的紡織、物流行業,危險程度高的國防軍工、民爆行業,對產品生產環境潔凈度要求高的制藥、半導體、食品等行業,和危害人類健康的陶瓷、制磚等行業。
2016年我國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的加快落實,中、西部工業機器人使用量也將不斷增長,長三角、珠三角等高端制造業集中區域也將會更多地使用工業機器人。
隨著《中國制造2025》及其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的發布和國家發改會等三部委《智能制造裝備創新發展工程實施方案》的出臺,以及工業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等政策的實施,自主品牌機器人發展壯大步伐加快。
根據靈核網發布顯示;2015-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的銷售量以年均25%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長。隨著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人力成本的上升,以及國家政策的扶持,我國工業機器人未來的增速可達30%以上。
圖表:2005-2020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及預測
數據來源:靈核網
工業機器人市場需求預測
隨著工業生產效率逐步提高,綜合使用效價比優勢日益提高,促進中國工業機器人應用領域逐步增多,工業需求量出現較快增長。
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需求仍加速增長。預估2016年大陸地區機器人需求量有望達到9.5萬臺。同比增長約為30.3%。
圖表:2011-201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需求量及增長狀況
數據來源:靈核網
汽車行業生產精密度要求較高,自動化水平高,工業機器人需求量大,根據靈核網《2016-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調查研究成果》發布顯示;2016年,汽車行業工業機器人需求量占比為35%。電子電氣行業規模大,設計領域多,工業機器人需求量增長較快,橡膠、塑料行業搬運、碼垛需求較多,人工成本上升增加了工業機器人替代人工,工業機器人需求占比為15%。
圖表:2015年中國工業機器人下游應用行業需求占比狀況
數據來源:靈核網
圖表:2014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區域需求分布狀況
數據來源:靈核網
2015年,受到地區經濟發展以及工業自動化水平的影響,中國工業機器人需求分布呈現出不同的狀況。其中,華東、華南、華北地區經濟發達,工業自動化水平高,工業機器人需求量大,需求量占比分別為30%,26%,16%,其他等
地區工業機器人需求量相對較少,占比較小。
2017年全球機器人市場前景優勢分析
第一,大國政策主導,促使工業與服務機器人市場增長。
工業大國提出機器人產業政策,如德國工業4.0、日本機器人新戰略、美國先進制造伙伴計劃、大陸十三五規劃與《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級政策,皆納入機器人產業發展為重要內涵,不僅將促使工業機器人市場持續增長,也帶動專業型與個人/家庭型服務機器人市場快速增長。
第二,汽車工業仍為工業機器人主要用戶。
現階段汽車工業制造廠商仍然是工業機器人的最大用戶,以2016年汽車工業使用機器人密度來看,日、德、美、韓每萬名人員中皆使用超過一千臺以上的工業機器人,而大陸則為305臺。由于日本、德國、美國與韓國均是汽車工業大國,未來工業機器人主要需求仍在于汽車工業。
第三,雙臂協力型機器人為工業機器人市場新亮點。
隨著人事成本持續增長,包括組裝代工大廠與中小企業等的人事成本負擔相對沉重,加上人口老化嚴重國家勞動人力短缺,使得雙臂協力型機器人成為其降低人事成本、提高生產效率與補足勞力缺口等的解決方案。2015年東京國際機器人展中,全球機器人大廠便大力推廣其協力型機器人產品。
《中國制造2025》提出要“圍繞汽車、機械、電子、危險品制造、國防軍工、化工、輕工等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以及醫療健康、家庭服務、教育娛樂等服務機器人應用需求,積極研發新產品,促進機器人標準化、模塊化發展,擴大市場應用。”工信部《關于推進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更是細化了具體戰略目標:“到2020年,形成較為完善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體系,培育3-5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8-10個配套產業集群;工業機器人行業和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高端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機器人密度(每萬名員工使用機器人臺數)達到100以上,基本滿足國防建設、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無論是從頂層設計還是具體產業規劃,機器人產業都受到了極大的關注與支持,發展目標和路徑清晰,發展前景廣闊。受益于國內機器人巨大的市場空間和不斷利好的政策的刺激,資本市場工業機器人板塊掛牌、上市、并購潮流涌動,資本、技術和市場加速整合。上述整合呈現如下幾個特征:一是上市公司積極參與海外并購,吸收國外優質核心技術,加速布局核心零部件及高端機器人市場。我國資本市場純機器人企業PE水平長期保持在40-50倍,高于國外20-30倍行業平均水平,為收購方提供豐富的資金來源。部分上市公司利用資金優勢加速布局,展開對部分核心零部件和高端機器人市場的爭奪。
二是部分優質中小企業利用新三板發展機遇,掛牌融資,在部分細分行業市場加速布局,差異化發展。我國有數百家針對不同細分行業應用領域的工業機器人公司,這些機器人公司通常為依賴在某一細分行業的項目經驗積累成長起來的系統集成商,這些公司受制于成本、定價等方面的劣勢,往往面對缺乏資金、產能不足的情形,而隨著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新三板市場為此類企業提供了一條適合的融資及迅速發展的路徑,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將逐步涌現各細分行業優質中小型工業機器人企業。
8、工業機器人價格預測
國產機器人比進口機器人貴,原因在零部件上。根據靈核網發布顯示;目前一臺165kg焊接機器人成本國內約為29.9萬元,而國外大約為16.86萬元。零部件成本差異是造成國內外機器人成本差距的最大因素,其中減速器是成本差異最大部分,國內和國外和成本比達到4.4,控制器的國內外成本比,達2.6,伺服電機(驅動)的國內外成本比為1.68(1.95)。國內的材料消耗也更大,如在永磁同步伺服電機中釹鐵硼材料成本,國內單體用量比國外高接近1倍。一臺165kg焊接機器人成本國內比國外高,即使如此2016機器人的發展也是不可估量。
工業機器人價格大幅下降而能力穩步增加,加速了機器人在中國乃至世界各地的進軍。管理咨詢公司靈動核心預計,未來10年,工業機器人及其配套軟件的價格將下降20%,而它們的性能將以每年5%的幅度提升。
靈核網作為多年市場調查的市場研究機構,長期涉足競爭對手市場信息的監測和調查研究,建立全方位的市場信息收集網絡,搭建國內最完善的數據信息平臺。為企業提供大數據和互聯網+時代的信息化一站式服務。更多關于機器人的市場信息,請直接訪問。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