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何以判斷金融危機即將到來?
日前,華為內部講話曝光,在本次講話中,任正非提醒內部3點:
一是金融危機可能即將到來,一定要降低超長期庫存和超長期欠款。以前我們的貨款記錄不清晰,客戶來還欠款時,我們還莫名其妙,連合同和欠條都找不到了,如果客戶不還錢,多少預備金都付諸東流。
二是以流程撐大流量的拍馬屁行為,一律免職。對質量與流程IT的下一步工作,任正非要求工作思路要圍繞夯實IPD/ISC/LTC/IFS的目標來展開,要集中精力消除流程斷點,打通信息流。能力要和流程解耦,能力模塊化,并要實現統一接口。
三是流程管理上川普的“日落法”。減少變革項目數量,要聚焦做好跨功能、跨部門的流程集成和IT集成,使用“日落法”,每增加一個流程節點,就要關閉兩個流程節點。他還強調,不產糧食的流程都是多余的流程,未來幾年重點打造信息流的清理。
總之,任正非提出一堆技術流程的改革,我們也是一頭霧水,看不太懂,但他對金融危機的判斷,著實嚇壞了吃瓜群眾。大家不免想,怎么就金融危機了?
之前我們也說過,一般強美元就跟打雷差不多,一通雷電過后,必然是暴雨滂沱,每次強美元特別是美元指數超過100之后都會爆發金融危機,最近一次2008年,甚至美元還沒這么強,只是加了幾次利息,就釀成了百年一遇的金融風暴。那么現在的情況似乎比當年復雜的多。100以上的強美元,疊加明年可能出現的連續加息,再疊加歐盟經濟解體,再疊加西方國家債務危機,更要命的是還可能疊加我們的自身的史無前例的巨大房地產泡沫,這確實讓我們多多少少感受到了危機味道,自打2008年以來,世界經濟已經太平了8年,相當于活到了坎上,而美國歷任總統交接班,往往也都是金融危機爆發的時點,新總統上任給上一任擦屁股已經是常態,比如布什上臺處理911和互聯網泡沫破裂,奧巴馬上臺處理次貸危機,川普上臺,處理什么呢?美國就能欣欣向榮了嗎?恐怕未必。
所以任正非給出的對策就是其實就是兩點,第一點少借債也不往外借錢,任何金融危機都是債務引發的,華為首先要處理好債務問題,不欠別人錢,別人最好也別欠我的錢,應收賬款太多,在金融危機中大多都會收不回來,從而變成壞賬,會把企業拖垮的,很多逆勢擴張的企業,其實都是死于資金鏈斷裂。從這一點上華為確實有先見之明。其次,不折騰,說白了就是不能逆勢擴張,少逆勢變革。保持巨大的現金流,為過冬做好準備。而很多同樣知名的企業,就曾經逆勢擴張,死的很難看,比如2008年奧運會后,趁著全球金融危機,李寧竟然開啟了全球化擴張,而美特斯邦威也準備線下門店擴張。結果這兩家企業如今都變得相當困難,李寧全球化沒打進去,本土市場也被安踏搶奪。品牌定位高不成低不就,相當尷尬。而美特斯邦威更差,學zara沒學成,反倒質量越來越差。品牌定位模糊之際,就亂投廣告,無謂燒掉了很多資金。
如果說李寧和美特斯邦威都是服裝公司,走下坡路也都是漸進式的。那么華為的危機感則更強,因為他是科技公司,2008年你的諾基亞還是全球手機第一,2008年的柯達也是500強企業,一陣科技風吹過,諾基亞率先做起了智能手機,但卻死于智能手機。柯達最先研發出來的數碼相機,卻始終不愿放棄膠卷市場,最終被自己親手葬送。科技公司的命運很悲慘,興起源于技術革新,而最終也一定被技術革新打敗,往往這個技術就在你身邊,但你卻因為臃腫的機構和決策的緩慢而無法正視問題。所以任正非正是看到了國際形勢的變化,也看到了有那么多先烈在灑熱血,才給華為潑潑冷水。而對于其他企業,也可以學習簡而言之就是注重資金周轉,保護現金流安全;逆勢不擴張,不折騰;優化內部流程鼓勵內部創新,避免大企業病。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