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相關產業政策的出臺,多領域、多層次的巨大需求也使航空產業逐漸成長為規模有望突破萬億的全新市場機遇。
到2015年底,我國年人均乘機次數達到0.32次,10年增長了167%。據靈核網預計,未來20年,中國的運輸航空市場還需要7000多架飛機,將成為全球第一個超過萬億美元的市場。
消費級無人機領域,由于應用廣泛,市場前景同樣不容小覷。以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為例,從2011年至2015年,其在全球的無人機銷售額增加了近100倍,占全球的份額約為70%。據海關出口數據顯示,2015年,深圳海關消費級無人機出口額高達30.9億元,2016年仍保持著良好的增長態勢。
隨著農業植保、安防、電力巡檢等無人機應用日漸成熟,相關的細分市場需求也水漲船高。據靈核網發布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國植保無人機保有量達2324架,總作業面積達1152.8萬畝次,同比分別增長234%和170.6%。我國農業無人機市場2013年下半年啟動,2014年鋪開,但目前仍無法滿足巨大的市場需求,全國即使現有10萬架都無法讓市場飽和。
目前,多個城市和地區已加緊布局航空產業,上海、鎮江、常州、嘉興、合肥等多個長三角城市均制定了以配套生產C919大飛機為基礎的航空產業發展計劃,并先后建立了各自的航空產業園區,引進了多家配套生產企業。西安、天津等城市則將航空產業列為未來重點發展產業,并給予了相關企業一定的政策支持。
在國內企業厲兵秣馬的同時,國外航空巨頭同樣緊盯國內這塊大蛋糕。事實上,自從我國正式啟動大飛機項目,波音、空客就推出了針對C919大型客機的同類新機型,空客研發的新一代空客320,波音的新一代波音737,與C919飛機的市場定位幾乎重合。有分析指出,目前我國干線客機的制造商只有中國商飛一家,其制造的C919大型客機雖然去年在上海總裝下線,但目前仍在研制過程中。這意味著在相當長時間內,C919都無法完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這就給波音和空客留下了大量的市場空間。更多信息,請咨詢。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