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國家旅游局在北京舉行《“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新聞發布會。
據悉,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國和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國。旅游業已成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2015年旅游業對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度達到10.8%。
國家旅游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旅游業總收入達4.13萬億元。國內旅游人數達40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達3.42萬億元,出境旅游人數達1.17億人次,入境旅游人數為1.34億人次,旅游外匯收入為1136.5億美元。
《“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旅游經濟穩步增長,城鄉居民出游人數年均增長10%左右,旅游總收入年均增長11%以上,旅游直接投資年均增長14%以上。到2020年,旅游市場總規模達到67億人次,旅游投資總額2萬億元,旅游業總收入達7萬億元。
除了旅游經濟穩步增長這一目標,“十三五”旅游業發展的主要目標還包括:
綜合效益顯著提升。旅游業對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度達12%,對餐飲、住宿、民航、鐵路客運業的綜合貢獻率達到85%,年均新增旅游就業人數100萬人以上。
人民群眾更加滿意。“廁所革命”取得顯著成效,旅游交通更為便捷,旅游公共服務更加健全,帶薪休假制度加快落實,市場秩序顯著好轉,文明旅游蔚然成風,旅游環境更加優美。
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入境旅游持續增長,出境旅游健康發展,與旅游業發達國家的差距明顯縮小,在全球旅游規則制定和國際旅游事務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明顯提升。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