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命之年的孫宏斌帶領著融創再次走上全國擴張的道路,只是這一次不知道這位個性鮮明的地產大佬,能否真正完成從“攪局者”到“借勢者”的蛻變。
8月初,融創中國公告,擬32.06億元收購中渝置地成都項目股權。其中,27.56億元收購中渝置地所持的成都中渝國嘉置業51%股份,同時4.5億元收購四川國嘉另外20%股份,總共占中渝國嘉71%的股份。
這次并購,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獲得了七個發展中項目,分別是光華逸家、天府逸家、錦江逸家、四海逸家、城南逸家、南湖逸家以及位于成都南延線的辦公項目中渝國際。融創發布的公告顯示,這七個項目總可售建面達241萬平方米,其中有139萬平方米未售。
而對于孫宏斌和融創而言,此次并購更大的意義在于,使得融創在兵不血刃的前提下進入了蓄謀已久的西南市場。
對于此次并購行為,市場分析人士多數給予了融創積極的評價。
業內人士分析稱,成渝地區是融創長期深耕的區域之一。成都是中國西南區域的核心城市。其人口匯聚能力強,經濟活躍,房地產市場發展潛力較大。這次收購讓融創高起點進入成都,有利于其在成都快速建立優勢,也符合融創一直堅持的區域聚焦戰略。
在證券分析人士看來,此次并購亦是一筆劃算的生意。野村證券在研報中指出,通過收購進入成都對融創來說是有效的方法。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融創第一次借助類似于并購這種“曲線救國”的方式進入重要市場,此前,無論是借助綠城的資金鏈危機,通過融綠合作的方式進入上海,還是試圖通過收購危機中的佳兆業進軍深圳市場的案例中,都不難看出融創正在向著全國性開發商地位邁進的軌跡。
與此前孫宏斌在順馳時代所表現出來的“張狂”與“激進”不一樣,融創時代的孫宏斌所表現出來的似乎更多是一種知天命之后的成熟與智慧,面對融創亦步亦趨地實現著全國性擴張,孫宏斌不再叫囂著要“取代誰”、“干掉誰”,成為全國老大,而只是用一句“生意不過是生意”展示了他的胸懷。
然而,曾經作為“狂人”樣本的孫宏斌,是否真的就此完成神光內斂、返璞歸真的蛻變了呢?這一點似乎到目前為止尚未有定論,特別是孫宏斌性格上的獨特性,以及在此前融綠合作以及并購佳兆業失敗案例中,孫宏斌所展現出來的霸道總裁性格,以及與包括宋衛平在內的一眾地產大佬聯手上演的一幕幕充斥著恩怨情仇的商戰狗血劇情,都讓孫宏斌再次崛起的命運蒙上了些許的不確定性。
事實上,我們所關心的并不是孫宏斌帶領融創是否能再度問鼎哪一個寶座,而是當順馳為我們提前上演了一幕“野蠻生長”背景下,房企如何完成自我覆滅的活報劇之后,如今以另一種姿態又重新回到中國房地產業這個大舞臺的孫宏斌,是否能在經歷了“野蠻”和“失敗”之后,為這個行業提供一個更值得我們思考的商業樣本,或者說,我們試圖在本期的調研中,通過對順馳和融創的剖析,來為中國房地產企業從野蠻生長到理性擴張,尋找到一種可能成功或者失敗的途徑。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