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3日,大洋電機公告公司重大資產重組預案,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上海電驅動有限公司100%股權,作價35億元。憑借行業先發優勢、強大的研發實力及穩定的產品質量,上海電驅動在驅動電機系統領域占據領先的市場地位。
大洋電機作價35億元收購上海電驅動100%股權,而上海電驅動的凈資產僅為3.02億元,溢價約1057%。加之收購標的業績波動較大,公司的土豪收購引發了市場的熱議。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大洋電機做出溢價10倍,不惜花下重金收購上海電驅動的呢?這就要從我國新能源汽車電機行業分析入手。
1、行業產業鏈
新能源汽車電機行業產業鏈上游是驅動電機的原材料及配件供應商,下游是新能源汽車行業渠道銷售商、配套廠商和最終客戶。
由新能源汽車電機行業產業鏈可以看出,它是新能源汽車的基礎配件,因此要分析該行業發展前景就離不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分析。
2、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
(1)新能源汽車政策
我國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是非常積極的,這主要是因為:第一,傳統能源的短缺危機和環境保護的客觀要求,我國對外國的石油依賴度逐年提升,而此時正值汽車工業整體處于調整方向的階段,新能源汽車是整個產業的需求。第二,我國的傳統汽車工業尤其是乘用車起步較慢,一直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態,如果繼續走歐洲等企業的路線,那么我們可能將繼續處于落后的狀態。第三,由于早期我國在電池、電機及電控等領域的技術積累,我國在發展新能源汽車方面具備一定的條件,所以,我國政府緊跟最新的形勢,制定了相關政策鼓勵和扶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除了上述國家層面的政策之外,各地方政府也都發布了相關政策來鼓勵和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比如,深圳將在國家補貼基礎上對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再追加3萬元地方補貼,對純電動汽車追加6萬元的地方補貼,新能源出租車將享受在5年內免費拿牌的待遇。杭州實行電池租賃補貼電池租賃費,整車租賃補貼50%租賃費,最高每輛1000元/月,車輛為插電式混合動力的,電池容量超過10Kwh的部分,給予2000元/kwh的補貼,最高3萬元;車輛為純電動汽車的,電池容量超過20Kwh的部分,給予3000元/KWh的補貼,最高6萬元。同時,對整車提供3年或6萬公里的免費充電。團購或舊車置換還有額外補貼3000元。上海將對汽車生產企業,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補助3萬元/輛,純電動車補助4萬元/輛,而且還免費發放私車牌照。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相關政策更加務實,目標更加準確,尤其是在技術路線的選擇方面更加符合實際,由當初的以純電動為主,到現在的以插電式混合動力為當前階段的主要方向。具體推廣方式發生了改變,前期以公共交通領域的純電動汽車(含公交和出租車)為主,帶動相關的充電等配套設施建設,然后在私人領域推廣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2)純電動汽車產銷量分析
根據市場研究院發布的《》,2015年1-12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83.61萬輛,同比增長1.81倍。其中,純電動乘用車生產14.28萬輛,同比增長2.78倍。2015年1-11月,我國純電動乘用車銷量為8.46萬輛,產銷比為72.20%,較上年有所下降。
(3)混合動力汽車產量分析
2015年1-12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83.61萬輛,同比增長1.81倍。其中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生產6.36萬輛,同比增長2.81倍;插電式混合動力商用車生產2.46萬輛,同比增長78.26%。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2014年以來隨著國家鼓勵政策的相繼出臺,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態勢較好。
3、新能源汽車電機發展前景
受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的影響,2014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電機行業發展快速。
上海電驅動是我國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系統領域起步較早、具有較強研發設計、產品制造和集成能力的領軍企業之一。商用車市場占有率達到27%,乘用車市場占有率為21%。二者合并,市場份額將接近30%。2014年,上海電驅動有限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01億元,實現凈利潤6664.66萬元。據此推算2014年行業總體銷售收入約為20億元,行業凈利潤約為3億元。
綜上所述,隨著新能源汽車利好政策陸續發布,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前景利好,作為其配套產業,新能源汽車電機行業也隨之發展迅速。另外剛剛出臺不久的"十三五"規劃也把新能源汽車行業作為十大重點規劃產業,因此前瞻對新能源汽車電機行業發展持看好態度。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