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鄭州召開的“華北大化杯。緩釋肥料在中國的應用現狀與前景展望”高層論壇上,來自農業部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和河南省肥料協會的專家與近200名全國各地的經銷商們齊聚一堂,就緩釋肥料發展的新模式和新方向展開交流。會上,“華北大化”長效緩控釋肥成為專家和經銷商關注與探討的焦點。記者現場感受到,在國內肥料競爭漸入白熱化、緩控釋肥利潤攤薄、產能大幅過剩的嚴峻形勢下,緩釋緩控釋肥正在進入快速成長期。
在當前農資行業門檻變低,合作社、家庭農場逐步興起,土地流轉加快的大環境下,企業和經銷商在保證肥料產品質量之外,更要加快肥料產品創新。
隨著傳統化肥產能過剩的加劇,肥料企業間的競爭日漸殘酷,行業洗牌提速。他透露,近年來上游煤炭企業快速增長的尿素產能正把氮肥行業的競爭推向低成本、低利潤時代,同時史丹利、金正大、云天化等眾多知名肥企陸續在中原河南投資建廠,中原肥料市場的火熱廝殺在所難免。他認為,傳統肥企在這輪競爭中需要立足創新,順應肥料行業和農業生產的大勢,加快傳統化肥產品的轉型升級,以產品差異化求生存、求發展、求贏利。
與會專家在報告中認為,過去“一炮轟”式的施肥方法,極易造成作物后期脫肥,減產減收。此外,農民種植大田作物喜用高氮化肥,且對土壤中已有氮元素含量考慮較少,這直接造成化肥利用率低和水體嚴重污染。專家表示,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已成為業內重點關注的問題。
農業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土壤與肥料技術處高級農藝師孫釗對長效緩控釋肥的前景作了分析。他認為,緩控釋肥能更好地將氮肥釋放速度與作物吸收曲線相匹配,在施肥減量、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同時,解放勞動力,減少環境污染,符合我國農業生產和農民需求的大勢。他認為,我國緩釋肥料的發展規模和速度已處于國際領先地位,緩控釋肥已經成為其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長效緩控釋肥不但對土壤、作物有益,對于經銷商來講亦是有益。“普通尿素容易板結,賣這種產品還得配兩根粗木棍來砸。緩控釋肥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無板結、粉塵少,賣這類新型尿素產品,省工省事,還有利潤。”來自遼寧朝陽的經銷商說。
北京畝畝高化肥緩控釋技術推廣中心總經理夏雷表示,中心開發緩控釋肥,是應對產量過剩、競爭激烈的創新之舉。他認為,只有不斷開發新品種,合理調整產品結構,才能在穩固一方市場、增加利潤的同時,達到幫助農民增產增收的目的。據透露,該緩控釋肥基于晉煤集團的優質原料煤資源和北京畝畝高推廣中心的技術創新而誕生,資源優勢與先進技術的強強聯合,為“華北大化”長效緩控釋肥的全國推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聚天門冬氨酸能促進作物對鐵、鋅、錳元素的吸收,促進作物根系生長,增強作物抗逆性的特性,均是普通尿素產品無法超越的核心優勢。他希望傳統緩控釋肥廠家和經銷商抓住機遇,共同分享這一新技術帶來的發展紅利。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