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2016年前4個月,廣東省進口乳制品11萬噸,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23.4%;價值25.4億元,下降8%;進口均價為每噸2.3萬元,下跌25.4%。其中, 4月廣東省乳制品進口量為 2.2萬噸,減少5.4%;價值4.8億元,下降38.2%;平均價格為每噸2.2萬元,下跌34.7%。
一、4月廣東省乳制品進口主要特點
(一)4月份進口量價齊跌。今年以來,廣東省乳制品進口量在經歷較強持續波動后,再次下行。另外,平均價格也在經過了2月份的觸底反彈之后,持續下跌。4月,廣東省乳制品月度進口量為 2.2萬噸,同比減少5.4%,環比減少31.5%;價值4.8億元,同比下降38.2%,環比下降36.6%;平均價格為每噸2.2萬元,同比下跌34.7%,環比下跌7.4%。
(二)一般貿易進口占逾7成,海關特殊監管方式進口量同比激增。4月,廣東省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乳制品1.6萬噸,減少18%,占同期廣東省乳制品進口總量(下同)的76%;以海關特殊監管方式進口5102.4噸,同比增加86%,占23.5%。
(三)新西蘭和歐盟兩大來源地進口量不相上下,澳大利亞進口量同比明顯增加。4月,廣東省自新西蘭進口乳制品8565噸,減少6%,占39.4%;自歐盟進口乳制品7525.6噸,減少0.5%,占34.7%;自澳大利亞進口乳制品2407.1噸,增加41.6%,占11.1%。
(四)民營企業依然為進口主力。4月,廣東省民營企業進口乳制品1.1萬噸,減少7.7%,占49.1%;外商投資企業進口乳制品7561.3噸,減少21.2%,占34.8%。
(五)脂肪量>1.5%未加糖固狀乳及奶油為當月進口量最多的產品,1%<脂肪含量≤6%的未濃縮的乳及奶油進口量激增。4月,廣東省進口脂肪量>1.5%未加糖固狀乳及奶油5643.6噸,減少26.6%,占26%;進口1%<脂肪含量≤6%的未濃縮的乳及奶油3512.8噸,激增1.8倍,占16.2%;進口供嬰幼兒食用的零售包裝配方奶粉2766.3噸,減少35.6%,占12.7%。
二、4月廣東省乳制品進口量價齊跌的主要原因
(一)“海淘”新政令進口乳制品價格提升,成本優勢不再明顯。截至5月9日,“海淘”新政實施已滿一個月。在以往,進口乳制品交易額低于500元即可免稅,超過500元后按照10%征收行郵稅;但新政實施后,限值內進口乳制品要多征收11.9%的綜合稅款,由此,進口乳制品的價格優勢大大降低。
(二)政府多措并舉加大對乳制品監管力度,大量中小企業低價清倉退出市場。據悉,《嬰幼兒配方乳粉配方注冊管理辦法》及《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即將于近期出臺,另外2017年國家也將重新審核奶粉企業許可證,這意味著國家對國產和進口奶粉將實施更為嚴格的管控。因此,大量生產規范難以達到國家標準,產品質量也較難達到合格要求的中小型企業紛紛選擇低價清倉,提前退出市場。
三、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奶粉配方注冊制實施在即,國內乳制品市場面臨洗牌。據奶粉行業內部人士表示,目前進入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的企業有100多家,其中拿到國家許可證的企業有103家[1],涉及品牌數量高達2000多個。而預計在配方注冊制實施之后,在市場和政策的合力之下,約有三四十家中小企業可能會被淘汰出局,涉及品牌也將減少到500到700個[2]。
(二)嬰幼兒乳品偽“進口”狀況頻發,真假質量問題引人關注。今年4月1日,在上海公安破獲的一起仿冒品牌嬰兒乳粉案中,犯罪嫌疑人共生產銷售約1.7萬罐假冒“雅培”奶粉并銷往全國多個省市。該事件顯示,造假者善于鉆互聯網碎片化銷售以及奶粉真偽難辨的特性的空子,以口碑好、利潤高的國際知名大品牌作為造價重點對象,在影響被仿冒企業口碑的同時,也給政府監管增加了難度。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