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公開發布《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這是新世紀以來,黨中央連續發出的第十四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農村電商是不能不關注的重要領域。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直接將農村電商作為一個條目單獨陳列出來,指明了農村的發展方向。
1、 首次關注電商產業園問題
據了解,2016年我國已有各類農產品電商園區200家,占各類電商園區的12%,還在呈現快速增長趨勢。但透過數字看實際,一些地方的所謂的電商產業園實際上就是原有開發園區的改頭換面,電商的特性明顯不足。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鼓勵地方規范發展電商產業園,要求電商創業園“聚集品牌推廣、物流集散、人才培養、技術支持、質量安全等功能服務”。
2、更加重視農村電商線上線下融合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第14條第一句就提出:“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工流通企業與電商企業全面對接融合,推動線上線下互動發展。”
共青團陜西省委農工部部長魏延安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一條的提出,既是對2016年底中央經濟會議提出的振興實體經濟的回應,也是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體現,更是農村電商三年實踐的經驗與教訓,在現代農業體系還不完善的情況下,單純的電商在農村根本走不遠,特別是農產品電商。
3、 更加重視農產品上行
與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鼓勵大型電商平臺企業開展農村電商服務”相比,2017年的文件明確提出“支持農產品電商平臺和農村電商服務站點”,進一步聚焦農產品上行問題。文件中提出:“加快建立健全適應農產品電商發展的標準體系”,“支持農產品電商平臺和鄉村電商服務站點建設”,“完善鮮活農產品直供直銷體系”。
阿里巴巴農村淘寶公共事務總經理鄭威在接受人民網IT頻道采訪時表示,做好農產品上行是目前非常關注的問題,農產品上行的關鍵是重點培育特色性的農產品。
他舉例說,在新疆巴楚縣塔里木盆地和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以種植哈密瓜為生的農民平均年收入僅有800元。農村淘寶聯合上海農業研究所的專家,為當地瓜農重新梳理品牌。以前一根哈密瓜蔓上通常能長七八個瓜,如今的做法是僅保留兩個,其它都毫不留情地掐掉,保證優質哈密瓜的生長,這種瓜被命名為“巴楚留香瓜”,巴楚留香瓜首次訂購即賣出了48萬元。
4、 更加重視農村電商物流
之前有媒體報道稱,貴州農村電商發展受制于物流成本的原因,不少偏遠地區發展的并不如意。東部沿海地區物流每公斤首重已經降到4元,但貴州大部分地區還在6元以上,就是這2元錢的價差拉慢了貴州黔貨出山的腳步。
另一方面,100%鄉鎮快遞覆蓋前行困難。雖然已有超過80%的快遞鄉鎮覆蓋率,但剩余的20%都是極度偏遠地區,例如大山之中、戈壁邊緣、孤島小村等等,都是地廣人稀、道路交通不發達的地區。物流的最后一公里是亟待解決的難題。
2017中央一號文件更加重視農村電商物流的發展,明確提出“推動商貿、供銷、郵政、電商互聯互通,加強從村到鄉鎮的物流體系建設,實施快遞下鄉工程”;“完善全國農產品流通骨干網絡,加快構建公益性農產品市場體系,加強農產品產地預冷等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建設”。
5、更加重視農村電商生態體系
共青團陜西省委農工部部長魏延安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文件將去年在其他部分單獨表述的“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并入今年的農村電商部分,使農村電商的外圍建設進一步豐滿。可以說,想把農產品電商搞好,就必須先把互聯網+現代農業搞好,這是基礎性工程。
同時,文件也將2016年提出的“加大信息進村入戶試點力度”升級為“全面實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開展整省推進示范”,進一步夯實了農村電商的信息網絡基礎和用戶基礎。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