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半年,遼寧全省漁業經濟運行特點:
(一)漁業經濟運行平穩。全省漁業經濟緊緊圍繞調整經濟結構和提高運行質量下功夫,繼續夯實漁業發展基礎,加大漁業投入,加快結構調整,漁業經濟總產值和漁業經濟增加值分別實現同比增長10.5%和10.2%,水產品產量實現同比增長7.3%。
(二)水產品貿易穩步回暖。根據有關部門提供的數據,全省1-5月水產品實現對外貿易總量74.4萬噸、15.4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0.6%和降低1%。其中:水產品出口29.5萬噸、9.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0.7%和1.1%;水產品進口44.9萬噸、5.9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0.6%和降低3.6%。貿易順差3.6億美元。
(三)海洋捕撈恢復性增長。上半年海洋捕撈扭轉近年來一直徘徊態勢,實現產量同比增長12.5%、產值同比增長7%。一是葫蘆島、丹東、營口和大連等市克服海水回暖較慢等不利因素,抓住異地轉港時機加快生產,拉動全省捕撈產量增長7.3%、捕撈產值增長6%;二是遼漁集團在實現產量4.1萬噸,是去年同期的2.7倍,拉動全省捕撈產量增長5.2%、捕撈產值增長1%。
(四)水產養殖穩中有優。上半年水產養殖漁情信息動態采集分析報告顯示,全省漁業養殖生產總體顯出“穩中有進”、“穩中有好”和“穩中有優”的平穩態勢。一是受出塘量增加、需求疲弱影響,水產品綜合平均價格走低,漁民收入增速放緩。二是受水產養殖業勞動力供給不足和養殖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漁民無公害養殖意識加強,生態養殖規模擴大,生產轉型和結構調整步伐明顯加快。
(五)準備工作充分到位。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針對今年氣溫偏低、魚類越冬期較長、春季魚病多發的實際情況,及時發布全省水產養殖病害預報預警,提醒廣大養殖戶采取積極措施,切實做好春季魚病防治工作。丹東、營口、沈陽和盤錦等市做到漁業生產計劃早安排、漁用物資早準備、設施改造早動手、服務措施早到位,為全年漁業經濟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陜煤集團榆林化學二期項目取
國家電投集團印發水、火、風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