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海自貿試驗區掛牌運轉后,上海海關陸續推出14項海關監管服務創新制度。8月31日,記者從沈陽海關了解到,從9月1日起,“集中匯總征稅”、“批次進出、集中申報”、“區內自行運輸”、“簡化無紙通關隨附單證制度”、“簡化統一進出境備案清單制度”第一批5項制度正式在沈陽綜合保稅區復制推廣。
沈陽海關工作人員介紹,在前期調研和綜合評估的基礎上,沈陽海關根據地方政府、企業的需求情況和客觀條件的成熟情況,對上海的14項海關監管創新制度復制推廣工作按照近期、中期和遠期三個階段分步實施。9月1日起,沈陽海關推出企業急需又具備實施條件的上述5項制度。在“集中匯總征稅”模式下,企業提供有效擔保后在一個月內對已放行的貨物集中支付稅款,企業的資金壓力和納稅成本都將得到緩解和降低。“批次進出、集中申報”改變以往“一票一報”的作業模式,貨物在進出后30天內實行集中申報,將為企業節省大量經營成本,還將增強貨物進出口的靈活性。“區內自行運輸”允許區內企業,可以使用非海關監管車輛,在關區特殊監管區域間自行運輸貨物,將幫助企業降低物流成本。
下一步,沈陽海關將根據企業實際需求陸續推廣“保稅展示交易”、“智能化卡口驗放”、“先進區后報關”、“倉儲企業聯網監管”和“加工貿易工單式核銷制度”5項制度。
剩下的“境內外維修”、“期貨保稅交割”、“融資租賃”和“內銷選擇性征稅”4項制度的復制工作將按照海關主管部門的統一部署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