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多個城市垃圾“圍城”問題日益凸顯。作為垃圾處理體系的最后一環,垃圾處置是最關鍵的一步。日前,大連首部可將生活垃圾完全資源化處理的“城市生活垃圾裂解綜合處理系統”在旅順上線,生活垃圾經裂解處理,將轉化成焦油、可燃氣體等可再利用的物質,將生活垃圾處理環節打造循環經濟鏈條。
目前,大連市將生活垃圾末端處置環節規劃為“以焚燒為主,以填埋為輔”的建設思路。去年起,大連首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正式啟用,成為遼寧省首個建成并投產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處理項目,日處理生活垃圾已經超過了1500噸。十二五”末期,本市將建立起從源頭到末端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系統與分類收集和資源化利用體系。
了解到,大連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的日平均排放約2000——3000噸左右,每年大連城市垃圾增長量為3%——5%。僅靠目前的垃圾焚燒能力,并不能完全消化城市產生的生活垃圾總量。
大連惠川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日,大連市首臺、完全資源化城市生活垃圾裂解綜合處理系統在旅順上線。這部自主研發的處理系統是由本地企業聯合農業部、中科院、同濟大學、清華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機構院校的專家共同開發設計,填補了本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的空白。生活垃圾進入該系統后,經過一系列裂解反應,利用對其處理過程中自身產生的能源進行深加工,直接將垃圾轉化為可燃氣體、焦油及其他可利用物質,全過程無有害氣體等排放,實現了生活垃圾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其產生的可燃氣體可直接為居民供電供熱,焦油則可作為燃料和化工原料再次利用。按日處理100噸生活垃圾計算,該系統可產生8萬立主米可燃氣體供再次循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