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烘烤之下,合肥的綠化植物撐不住了,部分路段死亡率超過30%。公園、道路、廣場、游園、街頭綠地,均不同程度存在綠化苗木缺水、葉面發黃、變枯和部分苗木死亡的現象。合肥市林業和園林局每天澆水12000余噸仍無法為苗木“解渴”,該局通過媒體呼吁,希望市民也能為干枯的苗木澆澆水。
走在合肥的南一環路上,筆者讀完這篇報道。腳下遍地是路邊白楊樹的落葉,有些已經被高溫烤焦了,踩上去“咔嚓”一聲脆響,心臟便顫抖一下。對面的環衛大嫂起得早,已經把落葉掃成一堆一堆。向挺拔的白楊樹上望去,發黃的葉子搖搖欲墜。路邊商店、酒店、理發店的主人們還在夢想里,只有夜場的霓虹燈招牌還在一閃一閃……
到了辦公室,另一篇新聞報道讓人頓感涼爽。杭州美都新村,在小區業委會的呼吁下,小區內許多業主都紛紛自發加入到了“拯救綠化”的活動中,小區的綠化又重現了生機。“當時室外溫度37攝氏度,就算站著不動,汗都順著臉頰滑落。在小區7幢和11幢之間的小花園里,15名業主提著水桶、水管正熱火朝天地給小區的植物澆水,其中年紀小的才9歲,年紀大的已經有75歲了。”
“現在綠化旱情已經很嚴重了,整個系統都在加班加點抗旱。”在合肥城區,每天有各類澆水車輛150余輛、水泵100多臺奔忙著,日澆水道路達到250余條,澆水量達12000余噸,以求為綠化“解渴”。“現在確實有一些綠化照顧不過來,希望市民也能夠幫忙澆水,盡量不要讓綠化枯死。”綠化曬得撐不住,合肥“蒸發”逾3億。
杭州市政府部門“懇請”市民、沿路商家能提桶執盆各家自澆門前苗。當然,澆水也需要選擇合適時間,澆水最好在早上9點前或晚上5點以后,如果在正午氣溫高的時候澆水,容易燒根。武漢市也發出呼吁,請大家行動起來,就近為綠地“澆一桶水”,為樹木“解渴”,保護城市綠化成果,為武漢多留一片綠蔭。
伸伸手,你就能拯救眼前的綠色生命。一幕幕,商家坐在店里,空調開著、香茶品著、手機玩著、門前的樹葉一片片往下落著。你如果能把剩下的涼茶給一顆小苗,她便有了生命;你如果能節省幾條短信費用,端盆水澆向門前的樹木,他便有了生命;你如果能節省幾M玩游戲的流量,接條水管給門前的綠地,他們便有了生命。
君試想:您是理發店的老板,但門前的樹木禿頭了;您是酒店的老板,盡管室內的紅地毯很紅,但門前的綠地變得黃又焦;您是心理咨詢室的醫師,但門前的花木卻慘遭“高溫”的毒手。客人能進你的門?讓我們共同行動起來,保護綠色就是保護自己、保護城市、保護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