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265個城市不達標,平均超標天數比例達23.3%,大氣污染治理仍然壓力重重。
環保部部長陳吉寧今天透露,環保部啟動了“2+4”大氣污染治理方案,即北京、天津、保定、廊坊、唐山、滄州這6個城市空氣污染預警執行統一標準。同時,環保部要求,京津冀所有國控企業的在線監測數據必須與環保部聯網。陳吉寧說,國控企業達不達標,他要第一時間看到。
就過去一年的環境執法,據陳吉寧披露,全國共移送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1685件。但是,地方政府的環境責任壓力傳導不夠,須傳導到縣一級政府。陳吉寧認為,垂直管理或可破解地方政府行政干預難題。
6城市按同一標準發布紅色預警
陳吉寧用三句話概括了我國的環境問題,即:環境污染嚴重、環境風險高、生態損失大。
就京津冀區域“2+4”大氣污染治理方案,陳吉寧指出,北京、天津兩個城市要幫助周邊的保定、廊坊、唐山、滄州,在3月15日之前“2+4”的城市要執行統一的預警響應標準。而且要按預測的上限啟動預警,按照高限采取行動。
環保部要求,“2+4”的6個城市兩年之內主城區不再燒散煤。同時,今年年底北京要完成400個村的煤改清潔能源任務,要淘汰所有的燃煤電廠。2017年北京市城八區要實現無煤化。
除了“2+4”外,據陳吉寧介紹,今年1月底之前,所有京津冀地區的污染監測數據已經實現了共享。
“京津冀有兩個很重要的大氣通道,高架源就是通過煙囪高空排放的污染物,幾個小時可能就能從南部進到北京。”針對高架源污染問題,陳吉寧透露,環保部要求京津冀所有國控企業的監測數據,包括在線監測必須跟環保部聯網,“你有什么情況,達不達標,我要第一時間看到。”陳吉寧明確要求,不達標的要進行整治。
去年移送涉嫌環境污染案件1685件
在陳吉寧看來,環保不守法確實是一個很突出的問題。他認為,有兩方面原因值得重視,一個是過去的環保法太軟,沒有什么硬的措施,企業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另一個是確實存在地方干預的問題。
陳吉寧指出,新環保法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要解決軟的問題。據他透露,去年,環保部把落實新環保法、推動形成守法新常態作為重要工作來抓,“基本上每兩個月開一次專題會,討論這兩個月全國執行情況怎么樣、有什么問題、需要在什么細節上進行推動。”陳吉寧說,環保部按月調度,每個月把全國執法情況向社會公布。
據了解,截至去年年底,全國實施按日連續處罰715件,罰款數額達5.69億元;實施查封扣押4191件、限產停產3106件。各級環保部門下達行政處罰決定9.7萬份,罰款42.5億元,比2014年增長了34%。
另外,環保部還把一些典型案例拿出來,共公布了74個典型環境違法案例。同時,環境行政執法和刑事執法聯動也在加強,陳吉寧說,2015年,全國移送行政拘留案件是2079件,移送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1685件。
期望垂直管理破解行政干預難題
“通過過去一年的執法,守法情況開始發生積極的變化,企業感到有壓力,地方政府有壓力,但是真正做到企業全部守法還有很長的路。”陳吉寧認為,原因在于,地方政府的環境責任壓力傳導還是不夠,特別是到縣一級,壓力還需要傳導下去,落實地方政府責任。同時,部門之間還需要協調配合。“不能讓地方政府的環保責任成為地方環保部門的責任。”陳吉寧說,只有地方政府和各個部門都履行各自責任才能有效果。
對于落實企業的環境責任,陳吉寧表示,“十三五”期間,環保部將啟動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通過要求企業達標排放來落實企業的環境責任。
對于地方政府行政干預問題,陳吉寧說:“我們在制度設計上存在著地方重發展、輕環保,干預環保的監測、監察和執法,環保責任難以落實,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和違法不究的現象。”
在他看來,中央提出的環境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可以破解這一難題,“解決的問題就是要建立環境監測監管的統一性、權威性和有效性,解決現在分塊式的管理。”陳吉寧認為,通過垂直管理,可以更好地解決跨區域、跨流域大尺度空間的環境問題。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