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激烈,產品迭代迅速。在不滿一年的產品周期中,很多廠商在手機外觀方面通常會延續前代產品的設計語言,前不久發布的iPhone SE甚至照搬了隔代產品iPhone 5S的外觀設計,雖然外界對此解讀為蘋果的低價戰略,但也引來了不少網友的吐槽。而經典的Lumia系列、Xperia Z系列幾乎每代產品都采用了相類似的設計語言,盡管用戶的接受程度很高,但這究竟是對經典的復刻,還是圖省事的套娃模式呢?
提高辨識度,傳承經典
首先,一個品牌的產品外觀設計擁有很高的相似性或統一性是無可厚非的。畢竟,家族式的外觀設計可以讓眾多用戶熟悉并認知該品牌。例如早前諾基亞Lumia系列的聚碳酸酯多彩機身設計、索尼Xperia Z系列全平衡設計等都屬于是成功的典范。當消費者看到五顏六色的智能手機外觀時,馬上就可以辨認出這是Lumia手機或者諾基亞手機。
此外,相對統一的外觀設計,可以大大節省廠商的開發資源。將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系統功能設計與研發中,帶來更加出色的產品體驗,而這些對于手機用戶來說才是最根本的。
審美疲勞
當然,一成不變的設計語言也會帶來一些弊端,審美疲勞就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尤其是追求個性的年輕用戶群體對這樣的“套娃模式”并不買賬。
索尼的Xperia Z系列一直都采用了全平衡設計語言,雖然風格統一,整體觀感并不差,但延續了好幾代的相同設計,也讓消費者有了一定的審美疲勞。相對而言,蘋果的iPhone手機,采取的則是隔年換代的策略(除了iPhone SE),力求在整體風格不變的情況下,做出了新的外觀設計,讓消費者不至于產生省美疲勞,盡管新的設計未必好看。
所以,對于手機產品來說,一不小心走進了“套娃模式”,并且在手機系統功能方面拉不開差距,如果外觀還缺乏個性,就會導致賣點缺失,在同品牌或同價位產品中無法脫穎而出。
統一與個性之中尋求平衡點
手機產品設計在革新的同時又保留原有的一些設計語言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簡單說,統一的設計語言會讓品牌形象更加明晰,而個性化的設計又不能去破壞這種整體風格,這就需要廠商在統一與個性之中尋求平衡點。
三星的Galaxy S系列從6代開始,在機身設計以及硬件上都有了重大突破,放棄萬年不變的塑料機身,首次采用了雙面玻璃 金屬邊框設計,外觀設計更符合時下旗艦機的審美需求。三星S6 Edge更是在Galaxy S6的基礎上大膽地采用了柔性雙曲面屏,在觀感上帶來了很強的視覺沖擊。
誠然,最經典的莫過于諾基亞的Lumia系列手機。手機行業能把聚碳酸酯外殼玩的最好的就是諾基亞了,從驚艷的N9開始,一直到Lumia 930,諾基亞在延續相同設計風格的同時,很好地顧及了每一代產品的個性點,無論是Lumia 620的小巧玲瓏還是Lumia 1020背后那巨大的攝像頭,亦或是末代Lumia 930的金屬中框設計,都很好地詮釋了“統一與個性的平衡”。
因此,總的說來,在產品迭代成長過程中,需要創新與個性化,同時學會繼承前輩優良的設計基因,兩者相結合才能樹立鮮明的品牌形象,更好地傳承經典。
總結
產品設計風格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大部分國產廠商與國外廠商在這方面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國內廠商以模仿跟風為主,很少有品牌能有自己獨特的設計語言或標簽。當然,國產廠商也在不斷進步,期待有一天國產手機能有自己的經典款。更多最新數據分析、市場分析報告、市場調研、行業分析,請訪問。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