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靈核網發布顯示,2015年1-12月,我國食用植物油進口839.1萬噸,同比增6.6%,進口額59.9億美元,同比減15.1%;出口13.7萬噸,同比增1.2%,出口額1.9億美元,同比減7.6%;貿易逆差58.0億美元,同比減15.3%。
在食用油行業中,金龍魚、福臨門、魯花處于第一梯隊,約占小包裝食用油銷量的70%,盛洲、九三、融氏、多力、西王、長壽花等品牌處于第二梯隊,其他地域型的食用油品牌處于第三梯隊。從整個行業格局來看,第一梯隊的品牌以綜合性的食用油品類構成為主,金龍魚和福臨門都是由多油種構成的品牌。
為滿足我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需要,國家在發展糧食生產的同時,高度重視發展油脂油料生產,促使了我國油脂油料生產不斷提高。

比如金龍魚的品類構成為:調和油、菜籽油、稻米油、玉米油、葵花子油、油茶籽油、橄欖調和油等;只有魯花以花生油為主,并成為國內食用油行業中單一品類的領導者。
傳統食用油以菜籽油、大豆調和油和花生油為主,構成消費者小包裝食用油消費的主力。近年來,隨著消費的多元化和新食用油類別的出現,小油種成為增長較快的品類。
在品牌上小油種正成長為重要品類:玉米油中,崛起了西王和長壽花;葵花子油中,多力成為代表;在南方地區,崛起了地域品類山茶油品牌金浩等,這些品牌正在成為消費者多樣化選擇的新品類。
我國的油料生產雖然發展較快,但仍跟不上人民生活不斷提高的需求。為滿足食用植物油市場供應日益增長的需求,我國政府采取了在提高國內油料產量的同時,增加了油脂油料的進口數量,并呈現不斷加速上升的趨勢。
報告預測,未來我國的食用油行業發展趨勢會隨著人們對消費需求的提升,研發符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且在該行業競爭加劇的形勢之下,以及國外資本和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國內市場的競爭只會更加激烈。
國內上規模的食用油加工企業達數千家。雖然在這一發展過程中,也有一批小品牌企業被淘汰,但這卻并未影響該行業激烈的競爭狀態,糧油巨頭的發展依然強勁。食用油行業的洗牌已然開始,一些零利潤的小企業將難以為繼,行業進入寡頭時代。
靈核網作為多年市場調查的市場研究機構,長期涉足競爭對手市場信息的監測和調查研究,建立全方位的市場信息收集網絡,搭建國內最完善的數據信息平臺。為企業提供大數據和互聯網+時代的信息化一站式服務。
更多競爭對手及市場調查的需求,請直接進入詳細了解。
陜煤集團榆林化學二期項目取
國家電投集團印發水、火、風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