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關鍵環節。近日,北京市領導在調研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的活動中表示,明年疏解工作目標任務量將不低于今年。城六區分別制定了2017年疏解工作計劃,確定了明年的疏解重點。根據疏解計劃,明年城六區將至少完成1173萬平方米違法建設拆除工作。
◎緊盯商品批發市場
“北京市決定明年在全市實施‘疏解整治促提升’十大專項行動,確保明年疏解目標任務不低于今年。”北京市常務副市長李士祥日前表示,城六區是首都核心區主要承載區,在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方面要自我加壓,各項工作早研究、早計劃、早部署。
2017年,區域性批發市場疏解仍是各區疏解工作的重點。具體來看,東城區計劃疏解商品交易市場商戶1283戶,還將加快百榮世貿商城向購物中心轉型,涉及商戶500戶;力爭在2017年上半年,完成永外城文化用品市場閉市,涉及商戶783戶,騰退市場建筑面積6.3萬平方米。西城區則將加快推進重點項目的疏解,完成“動批”全部市場疏解任務,力爭在春節前實現天意市場閉市,并在2017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官園、萬通等小商品市場疏解。
朝陽區提出,明年聚焦雅寶路、十里河等人員聚集多、占地面積大、輻射區域廣的區域性市場,疏解市場聚集區域;積極引導和推動農副產品、基礎原材料等大宗商品的倉儲物流功能外遷,清退不符合城市規劃、占地面積大、環境秩序臟亂的大型回收場站。據介紹,2017年,朝陽區將疏解商品交易市場68家、倉儲物流基地6家、再生資源回收場站19個,并實現四環路內專業市場基本退出。
海淀區計劃推進金海來市場等7個有形市場整治,通過集中連片方式疏解整治四環內區域性專業市場,并繼續推動中關村大街電子賣場的關停轉型。豐臺區計劃清退轉型以玉泉營地區為重點的7個區域性市場,疏解大紅門地區的11家市場以及集中在花鄉地區的5家倉儲物流設施。石景山區則將調整升級9家商品交易市場。
◎遷出醫療教育功能
除商品市場外,城六區范圍內的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功能也面臨疏解。據了解,東城區將配合做好天壇醫院完成整體搬遷,每年預計減少門診服務數達138萬人次。西城區明年將加強與高校合作,促進職業教育轉型升級,并積極配合非區屬三級醫療機構的疏解工作。
朝陽區將從嚴審批成立培訓機構,進一步壓縮職業教育的辦學規模,區屬職業高中將再壓縮2個專業、250個學位。該區在五環內不增設公立綜合醫療機構的基礎上,將加速推進垂楊柳醫院等區屬醫院改造工程。
海淀區醫療、教育資源集中,承擔著較多的公共服務功能疏解任務。2017年,海淀區將推動部分教育功能、培訓機構疏解。一方面,嚴禁新增區屬職業學校辦學規模;另一方面,將配合做好北京工商大學、北京城市學院、北京電影學院等高等本科教育功能整體遷出。此外,還將有序引導南部醫療機構向五環外地區轉移。
◎持續完善公共設施
李士祥表示,疏解工作要把優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和建設和諧宜居之都作為目標方向,通過疏解培育新業態,展現城市新風貌,促進城市資源優化配置和品質提升,伴隨著疏解要讓市民生活更方便,城市更有序。
2017年,城六區將在一些重點項目上發力,不斷完善公共設施,讓城市變得更宜居。其中,東城區將通過外立面恢復深化設計施工、道路大修、綠化景觀和夜景照明等環境提升工程,努力將簋街打造成為國際知名的餐飲特色街,計劃明年“五一”全新亮相。
西城區將實施萬壽興隆寺、織女橋、金融街E1和E6、三里河地下停車場等項目整治,帶動整體騰退;什剎海地區將推進舊城示范、住房與環境改善、違法建設拆除等項目,申報前海、后海環湖步行街和護國寺步行街,完成什剎海風景區交通規劃;啟動安徽會館、瀏陽會館(譚嗣同故居)等12處文物征收騰退。
朝陽區將力爭完成東壩西北門等8個村190萬平方米拆遷騰退和1200畝綠化任務。海淀區明年將加強錦繡大地、中關村大街、圓明園21號院等區域的綜合整治。
豐臺區也將加快麗澤、才華(即木樨園)兩個長途客運站的疏解退出,同時對周邊進行環境整治。石景山計劃明年全面完成528個大雜院的整治任務。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