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北京市首次推出“自住型商品房(以下簡稱:自住房)”以來,不知不覺已經走過了三個年頭。這期間,自住房在解決市場的剛性需求以及平抑整體均價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今,隨著年終的臨近,一系列的數據相繼出臺,據靈核網了解,2016年北京自住房成交量突破萬套,未來還將進一步加大供應!
受到去年土地供應面積的影響,今年入市的自住房項目明顯減少。截止到2016年12月13日,北京自住房成交量共計10284套,同比去年27783套的成交量,下滑了近63%;總成交總面積為90.27萬平方米,與去年相比下滑了63%;成交均價方面基本與去年持平為18360元/平米。
各月份成交套數
千套成交量減少
從成交項目上看,2016年的成交數據出現明顯下滑,相比于去年動輒上千套的大體量項目,今年的自住房顯得有些“小家子氣”。
逐一分析各項目的數據,恒大濱河左岸因臨近地鐵,位置優越,成為2016年成交量最多的自住房項目。據了解,該自住房項目總計推出約1576套房源,均價為17500元/平米,現已全部賣光,占全年成交量的15%。其次是近期剛完成選房的TBD萬科天地,成交了990套自住房,均價為21000元/平米。這也是今年以來為數不多的兩個“千套”的自住房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北京成交的自住房項目一共有39個,而中鐵和首開兩家開發商就占了四分之一,成為名副其實的北京自住房“專業戶”!
遠郊化趨勢明顯
從成交分布上看,各區域間分布平均,并沒有出現去年的“寡頭”現象。不過,遠郊化的趨勢已經十分明顯:朝陽區所占比例開始下滑,通州、順義、門頭溝等區域份額逐漸增多,平谷、密云也呈現出起勢。
以今年市場熱度較大的幾個項目為例,恒大濱河家園位于房山、TBD天地萬科位于大興、首創•悅溶匯雖位于海淀卻也是臨近六環。而朝陽區今年成交的幾個自住房,比如:東洲家園、金隅匯景苑等也都是前兩年的老項目,并無多少新項目入市。從新增的自住房土地上看,未來這一趨勢或將更加明顯!
未來將加大供應
作為目前政府主打的市場之一,自住房的加大供應成了未來北京樓市發展的重要基調。
其實,早在930新政中政府就已明確指出:為有效穩定房地產市場,各區要進一步加大自住型商品住房用地供應,除東城區、西城區、石景山區外,其他區要于2016年內盡快安排一批自住型商品住房用地入市交易。
在這一政策的影響下,土地供給端也朝著自住房的方向發生傾斜。據中原地產數據中心提供的數據表明,2016年北京供應了14宗住宅用地,規劃建筑面積總計196.14萬平米,其中自住房供應面積為32.1萬平米,占比為16.37%,相比去年的6.03%,上升了10個百分點。而且隨著后續土地的拍出,這一比例還將有望進一步加大。
有關業內人士分析稱:2017年預計將有2萬套的新建自住房陸續入市,約為今年的2倍,進一步緩解剛需家庭的住房壓力。而作為平抑房價中最重要的一環,自住房的加大供應,也將對2017年北京房價的整體趨穩起到關鍵作用!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