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確定呼和浩特市、包頭市為內蒙古中心城市,赤峰市為內蒙古東部地區中心城市,三市和鄂爾多斯市均被列為內蒙古重點建設云計算數據的中心,其產業發展過去對資源依賴程度較高,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迫切需要發展倉儲物流、商務服務、金融保險、科技信息等現代服務業,其社會政治穩定、經濟快速發展(增速排名世界前列)、良好的基礎設施和投資環境、人力成本低以及巨大的內需市場,都為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提供了有利條件。
(一)機遇
1.承接服務外包發展空間廣闊
服務外包是逆周期產業,“在經濟困難的時候省錢最重要”,根據麥肯錫研究,金融危機之后,跨國公司后臺、研發等業務呈現出由歐美向亞太、中東歐等地區加速轉移,服務外包獲得了難得的市場機遇。國內移動互聯市場的活躍,銀行業利率市場化進程、政府和國企服務市場的逐步啟動,都提供了在岸市場的商機。加之國家為有效提振經濟,必將快速出臺產業發展需要的各項政策,另外,中國巨大的內需市場,對承接歐美的服務外包也有很大競爭力。
2.政府越來越重視
截至2011年,國務院、相關部委和各省(市)內蒙古先后出臺了各項鼓勵政策100多項,包括稅收優惠政策、特殊工時政策、資金支持政策、通信服務政策、金融服務政策和在岸外包政策等,初步形成了日臻完善的服務外包政策體系。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1〕21號)也提出:“加快發展服務貿業,積極發展軟件出口、服務外包和高新技術服務業”。
3.服務業外商投資快速增長,國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為內蒙古中心城市服務外包業發展創造了機遇
2011年,中國吸收外國直接投資再創歷史新高,達1240億美元。在總量增加的同時,中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結構呈現新現象:進入服務業的外商直接投資首次超過了制造業,醫療保險、法律服務、商業分銷等都有外商的進入,從而推動了國際服務外包業向我國轉移。
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在西部中心城市建立國家級服務外包基地”。內蒙古是西部大開發戰略中的重要部份,因為其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廣闊的地理位置,使其在西部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內蒙古確定呼和浩特市、包頭市為內蒙古中心城市,赤峰市為內蒙古東部地區中心城市,三市和鄂爾多斯市均被列為內蒙古重點建設云計算數據的中心,其產業發展過去對資源依賴程度較高,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迫切需要發展倉儲物流、商務服務、金融保險、科技信息等現代服務業,其社會政治穩定、經濟快速發展(增速排名世界前列)、良好的基礎設施和投資環境、人力成本低以及巨大的內需市場,都為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提供了有利條件。
(二)挑戰
內蒙古中心城市在服務外包產業也存在一些不利的發展因素。
1.服務業總體發展滯后,服務意識比較淡薄
近年來,盡管內蒙古中心城市服務業發展速度較快,但是總體還是滯后的。以包頭市為例,2011年前三季度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為41.1%,遠低于發達國家72%的水平,也低于發展中國家52%的平均水平。因為在服務外包行業,客戶滿意度是衡量服務外包水平的重要指標。而內蒙古中心城市服務業由于發展滯后,缺乏國際化的服務意識和經驗,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服務外包的發展。
2.外包行業成熟度不夠,政策有待進一步完善
目前,內蒙古中心城市服務外包產業雖然增長迅速,但整體外包行業的成熟度不足。外包企業專業資源擁有程度較低,在境外缺乏有效的業務營銷渠道,溝通能力也較弱,所承接的主要業務仍集中在嵌入式軟件開發、應用軟件開發、信息服務等勞動密集型領域,而產品研發、建筑設計、人力資源外包等還處于起步階段,行業結構體系比較落后,行業集中度也比較低,軟件出口額較小。
服務外包政策有待完善。亞洲的印度、菲律賓等國以及中國的上海、北京、杭州、南京、深圳、廣州、大連、天津、西安、成都、武漢等大中城市為大力推進服務外包產業,在稅收、財政等領域制定了一系列較全面的政策措施,已經取得了不菲的成績。相比而言,內蒙古中心城市由于對服務外包的認識不很全面,并未制定相應的、有競爭力的鼓勵政策。
3.人才結構不合理
服務外包業是勞動及知識密集型行業。從業人員學歷結構中以本科與專科為主,專業背景以計算機、通訊技術、外語為主,根據項目要求的崗前及在崗培訓也占重要地位,即專業高等教育、專項培訓和外語三項技能缺一不可。而內蒙古中心城市雖然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力資源比較豐富,但是既懂技術又懂內部管理、市場營銷的高精尖人才匱乏,特別是行業領軍人物;掌握核心技術、懂外語會交流的國際型軟件開發人才和開拓國際市場的人員緊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