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指標較好完成。1-9月份,區屬增加值初步核算實現126.9億元,現價同比增長15.9%;其中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達到94.6%。全年區屬增加值預計實現173億元,預計現價同比增長18%;其中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預計達到93%以上。1-11月份,區級財政收入實現29.2億元,同比增長20.3%。全年區級財政收入預計實現32.28億元,預計同比增長23%。全年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預計達到100億元,預計同比增長5%。全年實際利用外資到位額預計實現1.04億美元,預計同比增長15%。全年實際利用內資到位額預計實現179.6億元,預計同比增長22%。價格總水平保持基本穩定。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預計下降4.1%。生產安全事故死亡3人,控制在市下達指標之內。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1-11月份,從三級稅收行業結構看(不含契稅),服務業稅收比重已由去年同期的80.2%優化為83.3%。從服務業內部結構看,呈現“兩升兩降”特點:房地產業回升較快,比重由去年同期的35.2%提升至40.7%。金融業比重由7.7%提升至9.3%。生活性服務業比重由5.3%下降至4.5%。批發和零售業比重由20.4%下降至17.6%。
金融體系逐步完善。突出“金貿河東”功能定位,打造金融與產業對接示范區,金融業態逐步完善。注冊第1家產業基金總部--光大金控基金;引進第1家保理公司--東銀保理;培育第1家上市公司--浩年醫藥。津發擔保等2家擔保公司開業;恒利鑫玉等3家小額貸款公司落地經營;津镕產業結構調整基金等4家投資機構和私募基金注冊;招商銀行等5家獨立納稅的銀行選址營業。預計全年金融業創造留區稅收2.24億元。
實體經濟獲得支持。調整金融結構,深化金融創新,實現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引進上海百聯集團,合作開發第三方支付的金融創新業務;對接新天域基金,建立科技金融服務平臺。通過專利質押、種子基金、暗保理等多種方式,為區內企業融資5000余萬元。
消費拉動能力增強。紅星國際廣場家居MALL、臺灣寶島美食城、樂易購購物廣場、后廣場月壇商業等一批商貿服務業項目相繼建成開業。萬達廣場日均客流量達到5.8萬人次,津濱大道商圈成為全市人氣最旺的商業場所之一。1-11月份,區屬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74.6億元,同比增長13.1%。消費已經成為區域經濟增長的首要拉動力量。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