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抓好十項民心工程。著力解決一批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努力改善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環境,讓改革發展成果普惠民眾。
大力實施“萬人創業、十萬人就業”計劃。打好創業就業攻堅戰,完善創業扶持政策,加大就業培訓力度,推進創業帶動就業,新增就業1.92萬人;加強勞動監察,完善流動仲裁機制,統籌解決招工難、用工荒問題。擴大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實現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全覆蓋。推行政策性農村農業保險,防范種養業風險。發揮慈善協會、紅十字會作用,做好8大類12項慈善救助工作。
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推進高中現代化達標工作;加強教育體制機制建設,完善教育評價制度,促進教育公平;實施素質教育,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構建高效課堂,實施有效教學,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積極發展適應城鄉一體化建設需要的職業教育。大力改善辦醫條件,啟動中醫醫院、咸水沽衛生院建設;推進咸水沽醫院與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醫療衛生服務共同體建設,提高診療服務水平;深化公共衛生服務,增強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加強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提升改造區文化館、圖書館,建設汝昌瀛洲紀念館;辦好第九屆文化藝術節,增強農村電影“2131”放映工程吸引力;加強文化市場監管,凈化文化市場。繼續搞好社區體育設施配建,舉辦20項群眾體育活動,鞏固5個競技項目的領先優勢,辦好全國男籃聯賽天津主場賽事。抓好社區養老工程建設,完善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基本服務功能。實施頤養院擴容。推進殯儀服務中心建設。健全殘疾人社會保障和服務體系,建設殘疾人康復中心,保障殘疾人權益。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全面推進法治津南建設,深入開展“六五”普法活動,提高全民法制意識。加強人民調解工作,努力化解矛盾糾紛。以群眾工作統攬信訪工作,強化信訪穩定機制建設。完善公共安全防控中心建設,探索社區新型警務管理模式,創新社會治安管理。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增強群眾安全感,建設平安津南。推進雙擁共建工作,建設“六位一體”的區民兵綜合訓練基地,抓好國防后備力量建設。深化人口計劃生育綜合改革,穩定低生育水平,控制出生人口性別比,建立城鄉一體化人口計生公共服務模式,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加強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強化監督管理,提高安全生產水平。完善食品藥品安全保障體系,創建國家級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范區,讓群眾吃得放心、用得安心。加強科普宣傳,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健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南環路消防站。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