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提升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成果。開展市容環境示范工程建設,打造15個示范村、20個示范小區、10條示范路和2個示范公園。以道路綠化為重點,突出層次感、色彩感和季節感,打造京津路、鐵東路、龍門東道等9條綠色生態廊道。
強化環境是生產力、競爭力和凝聚力意識,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造宜業宜居、舒心舒適的生態環境,建設美麗北辰。
優化提升生態環境。把生態環境建設放在重要位置,推進綠色發展、永續發展。繼續推進郊野公園建設,新建跨河景觀橋1座、漫水橋2座,完成綠化1600畝,完善相關配套設施,成立郊野公園管理處,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提高服務水平。實施大綠工程,新增造林5210畝,農村林木覆蓋率達到24.5%;新增和提升城市綠地89萬平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3%。加快推進清水工程,完成郎園引河、中泓故道等4條河道治理。積極推進河長制,鞏固水環境治理成果。完成大雙、雙青污水處理廠和西堤頭、宜興埠環外等重點片區的污水主干管網建設。持續推進節能減排,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實施20臺燃煤鍋爐改燃并網。開展環保專項行動,強化環境監管,整治違法排污企業。完成生態區建設年度目標任務。
綜合整治市容環境。鞏固提升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成果。開展市容環境示范工程建設,打造15個示范村、20個示范小區、10條示范路和2個示范公園。以道路綠化為重點,突出層次感、色彩感和季節感,打造京津路、鐵東路、龍門東道等9條綠色生態廊道。市容環境綜合整治由主干路向次支道路和社區里巷延伸,實施4條道路綜合整治和12個小區道路整修。加大環外國省干道、城郊結合部等重點片區整治力度。開展農村垃圾專項整治,全面建成“戶集、村收、鎮運、區處理”的垃圾清運系統。改造提升夜景燈光。健全環衛設施和城市家具,新建和改造3座垃圾轉運站、2座二類公廁。提高掃保機械化程度,實現清掃保潔全覆蓋。
持續加強城市管理。發揮城市管理委員會督查督導作用,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嚴格目標責任制,健全城市管理長效機制,提高規范化、精細化和數字化管理水平。做好居民小區管理。嚴格落實《處理違法建設及違規拆改分工和責任追究的規定》,杜絕新增違法建設,堅決查處現有違法建設。認真宣傳落實《天津市城市管理規定》,加強社會公德教育,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形成同在一方熱土、共建美好家園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