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實施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天津建院的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實力大幅提升,各領域工作均實現了突破性進展。特別是在綠色建筑、專項設計、高端技術咨詢和一體化總承包領域取得了顯著成績。
綠色建筑品牌
近年來,天津建院大力推進綠色環保、低碳節能技術的研發與應用,積極實踐,完成一批以天津建院科技檔案樓為代表的綠色建筑項目。在綠色建筑技術研發與推廣應用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2008年,天津建院將綠色環保、低碳節能技術作為技術創新的主攻方向,加大綠色建筑相關技術投入,不僅成立了綠色建筑機電技術研發中心、綠色智能技術研發中心和建筑結構技術研發中心,并且先后組建了綠色建筑專項研究組、建筑智能化專題研究組、綠建咨詢專題研究組,每年結合工程實踐,開展課題研究,形成技術成果,從而推動了綠色建筑專項技術不斷向縱深領域發展。
在加大綠色建筑科研投入的同時,天津建院重視研究與實踐相結合。2010年,天津建院自行投資、設計、施工建設的天津建院科技檔案樓投入使用。該建筑匯集了天津建院在綠色建筑領域的最新研究實踐成果,充分考慮建筑的能源、植物、水環境、風環境、光環境、聲環境等方面,不僅做好建筑外圍護保溫結構的保溫措施,還嚴格控制建筑體型系數和窗墻比。既處理好屋頂綠化及垂直綠化與建筑的關系,又選用了高效能的機電設備。設計太陽能熱水系統及光伏發電,還采用地源熱泵供冷供熱的諸多生態技術及設備,體現了節能減排的設計思想。該項目成為天津市首座掛牌星級綠色建筑,并榮獲2011年度全國綠色建筑創新獎。同時,天津建院將科技檔案樓作為綠色技術實驗基地,專門研發了綠建技術監測系統,實時監測全樓各系統能耗數據,并通過即時的數據匯總、分析、整理,為廣大技術人員進一步研究改進綠色生態技術提供最真實可靠的數據。該系統也是我國首例針對綠色建筑進行全面監測、系統展示、數據分析的綜合電子信息平臺。
2013年,天津建院以新建業務辦公樓為契機,著力開展三星級綠色建筑的設計與實踐。該項目秉承“被動優先、主動優化”的設計原則,運用可持續設計手段,對窗墻比、外遮陽、氣流組織、自然通風、自然采光等進行全方位模擬分析,并據此優化調整設計方案。同時,采用高效圍護結構、垂直綠化、太陽能熱泵空調系統、節水灌溉系統、優化結構體系、可再生和可循環材料、綠色建筑展示系統等技術措施,實現了太陽能空調與土壤源熱泵一體化設計、建筑與光伏發電一體化設計、雨水收集與場地一體化設計等。項目建成后將申報國家綠色建筑三星級、美國LEED金獎、新加坡GREENMARK白金獎三項國內外綠色建筑標識,成為一座綠色、低碳的示范建筑。
天津建院結合自身的設計實踐,抓住中新天津生態城建設的機遇,進一步推廣綠色建筑技術的實踐應用,承擔了中新天津生態城前期80%的設計任務,先后設計完成了生態城服務中心、公屋展示中心、科技園研發大廈等幾十項綠建工程。其中,中新天津生態城公屋展示中心成為北方地區首座零碳建筑。目前,天津建院設計的第二棟零碳建筑工程——天津解放南路起步區社區文體中心也即將完工。該項目在設計過程中完美結合BIM與綠色建筑技術,應用計算機模擬分析輔助方案設計,采用過渡季氣流組織、坑道風、反光折陽、遮陽板、太陽能光伏發電、低溫熱水發電、微電網、能耗管理監測系統等節能策略,通過方案優化生成零能耗建筑方案。
同時,天津建院打破了過去單體建筑獨立配置能源系統的局限,在天津文化中心、天津于家堡金融區、響螺灣商務區、南開大學新校區等工程項目中,率先開展區域能源規劃和集中能源站設計。通過區域能源規劃,實現能源科學合理的利用,提高了節能減排效率。如:在近100萬平米的文化中心工程中,天津建院設計了3座集中能源站,每年節約標準煤20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200噸,節水20萬噸,取得了顯著的節能減排效益。
依托綠色建筑科研與實踐經驗,天津建院先后主編或參編了《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天津市綠色建筑設計標準》、《天津市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新天津生態城綠色建筑設計標準》、《中新天津生態城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等10余項與綠色建筑相關的國家及地方行業標準。天津建院重點打造的“綠色建筑研發及創新平臺”榮獲天津市科技企業創新工程獎和科技進步獎。2012年,天津建院經授權成為天津市綠色建筑評價標識技術依托單位。
目前,天津建院擁有國家綠色建筑標識評審專家4人,天津市綠色建筑標識評審專家及專業評價人員10人,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綠色建筑與節能專業委員會專家6人,天津市綠色建筑專業委員會委員9人,已經形成了一支技術實力雄厚、實踐經驗豐富的綠色建筑設計團隊。
專項設計品牌
天津建院注重發揮學組作用,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打造專項設計品牌。近幾年,各學組不斷聚焦本專業領域的技術發展,并通過參加方案評審凝聚集體智慧,碰撞思想火花,實現了人與項目同步發展。其中醫療建筑、商業建筑、觀演博覽、超高層建筑以及大跨度鋼結構學組成長較快,在專項設計領域形成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
在醫療建筑領域,天津建院始終堅持原創設計,采取循證的方式了解病人的治療過程和行為,結合醫患雙方的需要開展設計。如在天津中心婦產醫院的設計中,根據該類專科醫院半喜半憂的特點,將產科與婦科實行空間分設、醫技共享。同時在色彩上選用柔和色調,并在設計中很好地融入了婦產醫院的管理理念。天津建院不僅承攬了天津市人民醫院、胸科醫院、環湖醫院、海河醫院、南開醫院、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本市醫院工程,而且接連中標貴州的遵義醫院、仁懷縣人民醫院和兒童醫院、石家莊婦產醫院、連云港醫院、渭南醫院、遷安市人民醫院、丹東市新區醫院等外地醫院工程,在全國醫療建筑領域創出了品牌,并成功當選全國綠色醫院建筑研究學組組長單位。
在商業建筑領域,天津建院承攬了天津市諸多大型商業建筑設計項目,通過精心設計商業動線、采用先進的工程技術,滿足了多種商業業態功能的需要,贏得了業界的高度肯定。如目前亞洲最大的54萬㎡的SM商業綜合體;匯集商場、飲食、娛樂于一體的33萬㎡的銀河國際購物中心項目,實現了自然與文化、時尚與娛樂、社交與沉思的和諧共存;天津天河城購物中心項目總建筑面積20.33萬㎡,不同的使用功能結合地鐵、公交及周邊城市道路,精心組織了人、車、物流線,使商業空間組織順暢、分流清晰,地下車庫更是采用建筑、結構及機電一體化設計,既滿足了功能又節省了空間。
在觀演博覽建筑領域,天津建院也是碩果頗豐,相繼完成了25萬㎡的天津市電視臺新址、38萬㎡的梅江會展中心工程和天津數字電視大廈、中華劇院、濱湖劇院等。其中天津市電視臺新址項目設有一個1159座位的電視劇場,是國內首例超大型、可升降舞臺的前區劇場,可滿足數字高清及3D節目的錄制與直播;中華劇院是我國首座原聲京劇劇場,聲學設計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梅江會展一期項目通過采用大跨度(90m)張懸梁結構,使展廳內無柱,創造的大型空間、方便了空間使用;會展二期更是將展廳布置為兩層,節約了用地并在結構設計上采用了抗震耗能支撐體系,極大的節約了建筑材料的使用。
在超高層建筑領域,天津建院承接了津灣廣場300米超高層設計任務,該項目通過對周邊文物建筑的保護、注重對文物建筑的再生利用,實現了在歷史街區內高強度開發的有益嘗試;豎向交通系統設計高效便捷,是國內使用雙子電梯項目中規模最大、高度最高的建筑;結構設計采用了巨型框架——核心筒的混合結構,豎向的結構轉換很好地解決了建筑不同空間的使用要求。在天津市于家堡600米羅斯洛克項目中,天津建院充分發揮結構技術研發中心超限高層審查專家的優勢,與外方設計單位合作,結合本地情況,提供了超限設計的規定以及設計要點的建議,完成對600米高層的方案、規范及評審咨詢等多項工作,解決了業主、方案設計單位對于超限、標準等方面的疑難問題,順利完成了前期咨詢工作。
高端技術咨詢品牌
天津建院秉承“以先進的技術引領市場”的核心價值理念,通過設立科技發展基金,以院技術研發中心為平臺,著力開拓高端技術咨詢業務,打造建院技術品牌。近兩年,天津建院累計有172篇科技論文在國家核心刊物及其他專業刊物發表,取得國家技術專利10余項,榮獲省市級科技進步獎7項,積蓄了雄厚的技術實力。
綠色建筑機電技術研發中心在高端設計咨詢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初步形成了綠色建筑咨詢、設計咨詢與顧問、能源規劃與能源站設計等業務模塊,成為天津市最具影響力的技術研發和專業咨詢團隊。先后承擔了天津國家會展中心、國家海洋博物館等設計咨詢項目;天津市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專項規劃、解放南路地區生態專項規劃、南開大學新校區生態及能源規劃、大邱莊綠色示范城鎮項目策劃、廣西南寧華南城供熱規劃、江西九江兩城區供熱規劃等生態和能源咨詢項目;河北師范大學原生污水源熱泵系統、邯鄲西污水源熱泵能源站等能源系統設計。其中,天津解放南路地區生態專項規劃遵循可持續開發理念,按照因地制宜和可實施性的原則,提出并構建了包括生態環保、綠色開發、民生保障、智慧生活四個方面62項指標在內的生態指標體系,為生態規劃目標提供了實施依據,為開發與改造并存的生態城區建設提供示范。天津建院先后獲得國家和省市級設計和咨詢成果獎30余項。
為實現天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將文化中心建設成為“世紀精品,國內一流”的建設目標,天津建院以技術研發中心為核心,專門抽調專家技術骨干成立“天津文化中心設計技術咨詢組”,負責文化中心所有工程的設計技術咨詢工作。在近一年的時間里,文化中心設計技術咨詢組通過扎實有效的工作,統一設計標準、研究構造做法、發現設計難點、找出共性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為業主單位和設計單位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先后完成了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大劇院等單體建筑的初步設計審查工作,提出具體修改意見435條。組織開展了包括第三電源以及光伏發電系統專項論證、能源站系統形式的專家論證、結構體系專項論證、機電專業專項論證和大劇院建筑聲學、視線、舞臺及內外檐裝修的專項論證等總計13類課題、56項次論證,作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文化中心設計技術咨詢組工作的成功開展標志著天津建院開始由建筑設計主業向更高層次的咨詢服務業的轉變,完成了一次從運動員向裁判員的發展過程。
一體化總承包品牌
天津建院憑借在全專業技術、多元化人才和多領域資源方面的綜合優勢,成為天津唯一一家能夠承攬“全方位、一體化”工程項目的設計單位,形成了無可匹敵競爭優勢。
通過開展一體化項目和工程總承包業務,天津建院的企業經濟效益從原先單一的建筑設計環節,延伸到工程建設的全過程,實現了從單一效益點向產業鏈的跨越式發展。通過為客戶提供建設全過程服務的工程實踐,一是促進了設計的精細化程度。實施“全方位、一體化”工程項目對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設計技術標準,使設計的精細化程度和專業間的配合度達到最高。二是實現了工程項目的高完成度。通過對設計、施工的一體化管理,確保了工程施工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如實地進行表達,使工程結果更符合甲方的實現意圖。三是最大程度的節約了工程建設資金。設計工作在項目造價控制中占有70%以上的作用。以設計為龍頭的工程總承包促使總包單位通過優化設計節約成本。同時,將建筑設計與裝修設計、機電設計與裝修設計,設計與施工、采購緊密結合,減少重復工作和工程拆改,從而確保實現投資合理化和進度目標。
近年來,天津建院先后承擔完成了泰達城展示中心、天津市測繪院業務用房、高速公路培訓中心、中新生態城服務中心、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外科大樓干部保健部改擴建工程等11項總承包工程和規劃信息中心綜合樓、渤海銀行總部大樓、百利機電研究院研發樓等7項項目管理工程,以及120余項工程監理業務,在市場競爭中逐步樹立起天津建院的一體化總承包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