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2月份,全省工業增速達15.5%,位次列全國第4位、中部第1位,與去年同期相比,在全國和中部的排序雖然分別提高了7位和4位,但增長幅度比去年同期還是低了1.5個百分點,比去年末低了0.7個百分點,工業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安徽省工業經濟今年開局良好。盡管一季度工業數據尚未公布,但在4月12日召開的省工業經濟運行調度會上,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相關負責人透露,安徽省一季度工業累計增速有望超過15%,繼續保持領跑中部、領先全國的地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總量預計可突破1900億元。
“用電量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安徽省工業用電量增速直觀地反映了工業生產繼續領跑中部。 ”省經信委經濟運行局局長張緒翔說。一季度,全省工業用電量累計224.6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99%,首季累計增速及3月份當月增速均居中部第一。
相對增速固然不錯,但受宏觀經濟下行、全國工業增速回落影響,安徽省工業同比增幅也有所下行。1至2月份,全省工業增速達15.5%,位次列全國第4位、中部第1位,與去年同期相比,在全國和中部的排序雖然分別提高了7位和4位,但增長幅度比去年同期還是低了1.5個百分點,比去年末低了0.7個百分點,工業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
據介紹,工業產品價格下降、成本上升、產能過剩,工業整體經濟效益下降。前兩個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0.5%,但利潤僅增長5.2%。部分行業出現虧損,1至2月份,安徽省煤炭行業虧損7.7億元,利潤比去年同期減少25億元,影響全省工業利潤增幅近17個百分點。從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的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看,1月份為50.4,2月份50.1,3月份50.9。省統計局有關人士就此表示,從全國范圍看,工業經濟有所回升,但還存在一定的波動性,回升基礎依然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