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正視消極不利的因素,更要看到工業發展中的積極有利條件,堅定發展信心。 ”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說,從多方面考量,安徽省工業經濟持續增長的“底氣”還是很足的。
“對經濟形勢的判斷和分析,影響下一步政策、措施的走向和實施力度。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有關部門應將困難估計的更足一點,做好后備預案,促進工業經濟持續穩定向好發展。 ”省社科院專家認為,當前部分行業產能過剩顯現,企業產品價格下跌、庫存上升;企業要素制約仍然偏緊,融資、用工、用地等“三難三貴”問題依然明顯。
制約工業經濟發展的因素“不可小覷”。在工業品產銷形勢指標上,安徽省在全國平均增長0.4個百分點的情況下下降0.3個百分點。 1月至2月,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6.7%,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重點產品價格走低。近期安徽省商品煤均價僅600元/噸左右,同比下降12%左右;馬鋼鋼材均價下降300元/噸左右,同比降幅達8%;海螺集團主要水泥產品P42.5市場價格為280元/噸,比去年同期下降50元/噸。價格下降直接影響企業利潤的提高。
“我們要正視消極不利的因素,更要看到工業發展中的積極有利條件,堅定發展信心。 ”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說,從多方面考量,安徽省工業經濟持續增長的“底氣”還是很足的。
就支撐因素而言,工業化、城鎮化的推進將給安徽省工業持續帶來發展原動力。從細化指標看,一季度,安徽省銀行貸款增速、增量創新高,金融環境的進一步改善將有效緩解當前企業融資難的局面。規模企業數的快速增加,為工業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到2月末,安徽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已達14514戶,總量居全國第8位。其中,2月份凈增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44戶,凈增數居全國第2位。技術改造投資的高強度投入,為工業發展增添新動力。前兩個月,全省完成技術改造投資289億元,同比增長45.3%,技改投資超過工業投資增幅21.3個百分點,超過去年同期19個百分點。
“雖然當前工業經濟運行中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但安徽省工業經濟穩健運行的基本面沒有發生改變。 ”張緒翔說,工業經濟增速減緩之際,恰恰是調整結構、加快工業轉型升級的有利時機。企業要運用倒逼機制,練好“內功”強化管理,促進調整轉型,才能在下一階段贏得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