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國際市場的不確定性,為防范和化解外貿風險,去年以來,在國家出臺促進外貿轉型發展、調整出口退稅等政策基礎上,安徽省先后出臺了促進實體經濟發展30條建議、保持外貿發展17條具體措施,全面推行統保、統擔、統宣等“七統”服務,聚政策之力,促外貿增長。
外貿促進政策持續發力,各類企業出口潛能逐漸釋放
雖然世界經濟復蘇進程緩慢,但并沒有擋住“皖貨”漂洋過海的腳步。
新年剛過,銅陵三極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的燈具生產車間就一派忙碌,組裝、測試等各道工序有條不紊。原來他們正抓緊時間為阿聯酋客戶趕制一批高檔燈具,過不了多久,這批貨物將會出現在中東市場。據公司負責人介紹,企業之所以敢于接這個訂單,得益于出口信用保險“統保”服務。這猶如一顆“定心丸”,極大地保障了商品出口后貨款的回收,而沒參加這個服務之前,擔心商業風險,往往是有單不敢接。據省商務廳統計,目前信用保險“統保”政策已經覆蓋各地,惠及570多家小微企業,有力地支持了安徽省出口企業深耕國際市場。
針對國際市場的不確定性,為防范和化解外貿風險,去年以來,在國家出臺促進外貿轉型發展、調整出口退稅等政策基礎上,安徽省先后出臺了促進實體經濟發展30條建議、保持外貿發展17條具體措施,全面推行統保、統擔、統宣等“七統”服務,聚政策之力,促外貿增長。 “去年以來出臺一系列外貿促進政策措施仍繼續‘發熱’,加之安徽省近年來更加注重外貿轉型升級,不斷開拓新興市場和開發新型產品,企業出口潛能不斷釋放,外貿延續了去年四季度以來穩增勢頭。”省經濟信息中心經濟師劉愛華表示。
3月28日,安徽省蕪湖、蚌埠、馬鞍山下放了汽車、檸檬酸、廢紙等商品進出口許可證出證打印權限,進一步提升外貿便利化水平,方便企業出口。今年,安徽省將繼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日前出臺的2013年外貿促進政策,對企業出口增量繼續給予鼓勵,對開拓國際市場等進行補貼。
其中,對出口額4500萬美元以下的中小企業申請國際認證、專利、商標等發生的費用,以及參加境外展覽、電子商務等項目發生的費用給予30%-60%補助。據測算,收費標準降低后,全省每年可減輕進出口企業負擔4000余萬元。
“積極發揮外貿促進政策效應,加快2012年政策兌現,同時落實好今年外貿政策,促進市縣外貿政策相向疊加。 ”省商務廳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繼續實施大型外貿企業“一企一策”服務制度、中小企業包保責任制度等,培育一大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市場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