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各區域中,創新能力指數由高到低的排序依次為合蕪蚌自主創新試驗區(64.41)、皖江城市帶地區(45.80)和皖北地區(20.75)。其中,合蕪蚌在創新方面擁有明顯政策優勢,已然成為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增長極,并與皖江和皖北地區拉開相當差距。
由中科大管理學院完成的安徽省技術創新驅動指數調查結果已于近日發布。 “合蕪馬”躋身創新能力第一梯隊;但同時其創新潛力卻在省內墊底。
在17個市(包括巢湖,下同)中,合肥、蕪湖、銅陵、馬鞍山組成了安徽省技術創新能力的第一梯隊。調查顯示,四座城市創新能力指數在60以上(分別為86.43、71.87、71.38和62.64)。
雖領銜第二梯隊,但第五名蚌埠的創新指數則直落34.94,與第四名馬鞍山差距較大。 17市中,亳州、阜陽和宿州創新能力指數僅是個位數(分別為9.97、8.79、7.23),在安徽省處墊底位置。
全省各區域中,創新能力指數由高到低的排序依次為合蕪蚌自主創新試驗區(64.41)、皖江城市帶地區(45.80)和皖北地區(20.75)。其中,合蕪蚌在創新方面擁有明顯政策優勢,已然成為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增長極,并與皖江和皖北地區拉開相當差距。
另一方面,在考察未來持續創新潛力的“創新活力指數”評選中,“合蕪馬銅”卻排位不高,排名最高的銅陵排名第11位,蕪湖、合肥、馬鞍山則全省墊底,分列倒數第四、倒數第三和倒數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