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大財政投入,搭建發展平臺。2013年縣財政投入基礎設施7億元以上,使“三區兩園”新增建成區面積10平方公里,引進投資超3000萬元工業項目30個以上;鄉鎮工業集中區新增建成區6平方公里,引進千萬元項目30個以上。安排200萬元專項資金,啟動建設縣高新技術產業園,形成新的增長極。安排啟動資金1500萬元,籌建縣工業投資公司,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
二是落實財稅政策,加大獎補力度。完善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獎勵辦法,實行財政資金存款與金融機構新增貸款動態掛鉤制度,增加興業擔保公司注冊資本金2464萬元,促進各金融機構全年新增工業貸款12億元以上。安排150萬元對企業達產達效后再次擴大生產規模和實施技術改造的工業項目給予不超過20萬元的補助。對列入當年全市年度考評觀摩的企業和新進入統計范圍的規模工業企業,給予不超過5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實施人才戰略,設立50萬元工業人才培訓專項資金,培訓各經濟主管部門相關管理人員。
三是推進科技創新,支持轉型升級。安排資金100萬元,對實施科技成果轉化的企業給予不超過20萬元的補助。對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省著名商標”、“省高新技術企業、省級質量獎”的企業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10萬元的獎勵。安排專項資金100萬元支持節能改造、100萬元支持染物減排、100萬元支持外貿進出口,根據固定資產和新技術投入、目標任務完成情況予以獎勵。
四是強化服務意識,優化創業環境。牢固樹立抓服務就是抓發展的意識,改進服務方式,創新服務手段,轉變工作作風,提高服務水平。簡化業務流程,加快資金撥付,強化資金監管,提升服務效率。貫徹落實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營造優良服務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