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難、看病貴”,一直是醫改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看病貴在哪?藥價高就是其中原因之一。安徽省的醫改已進入深水區,今年,對于藥品的采購與管理措施將繼續完善,全省不僅統一了“基本藥物目錄”,還將推出統一價格的“廉價藥”。
藥價讓很多患者吃不消
剛當上媽媽的合肥市民小周最近很焦慮,4個月大的寶寶總是生病。“這個月去了三趟醫院,都是感冒發燒,但醫藥費花了快兩千。”小周告訴記者,如今的藥價對工薪階層的小兩口來說,承擔起來實在很吃力,“網上說的幾毛錢處方感覺就像天方夜譚一樣。”
家住合肥廬陽區的方大爺也有同樣的感受。今年70歲的他患有心臟病和糖尿病,常年需要服藥。“每個月吃的藥加起來快1200元。”而方大爺每月只有1500多元退休金,買了藥后已所剩無幾。
醫院開藥貴,在藥店買藥也不便宜。“現在連感冒藥都十幾、二十多塊一盒,藥店還會讓你買消炎藥,加起來至少要四五十元。”市民徐先生說,如果去藥店不指定要某種藥,藥店會首先推薦價格較高的藥品。
“我家孩子前段時間身上過敏出疹子,醫生開了一盒口服膠囊,一盒8片要40多元。”徐先生說,回來一看說明書,這藥和以前的“鹽酸賽庚啶”針對適應癥一樣,“鹽酸賽庚啶一瓶只要一兩塊錢,但在很多藥店都找不到了。”
全省統一“基本藥物目錄”
雖然醫改進行了好幾年,但藥價高的現象仍沒有明顯改觀,“以藥養醫”仍是醫改最需破解的一環。如何緩解“看病貴”?規范公立醫院的藥品種類和價格將是關鍵。
從省衛生廳獲悉,我省已于今年初出臺了《安徽省公立醫療機構基本用藥目錄(2014年版)》,這是在原來藥品目錄的基礎上,增加了2012年版目錄中未包括的藥品,共計1118種,4月將開始招標采購。
藥品劑型包含2012年版國家基本藥物、我省新農合藥品和城鎮醫保藥品目錄所列全部劑型,可“通吃”所有公立醫療機構。不管是城鎮醫保病人還是新農合病人,不管是省級醫院還是鄉鎮衛生院,都用同一份“目錄”,政府只是對不同層級醫院使用目錄藥品比例進行控制。
此外,在藥品招標采購環節,也將完善相關政策。衛生部門將研究制定集中采購方案,使公立醫療機構基本藥物、高值耗材、醫療器械實現集中招標采購。
“廉價藥”照顧貧困群體
此外,部分貧困患者可能需要價格更低的藥品,這種質量有保證的“廉價藥”在我省呼之欲出。
我省前不久出臺的《關于運用價格等政策促進廉價藥品生產和供應的意見》規定,在《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2版)規定的規格、劑型范圍內,以國家和省級價格主管部門公布的最高零售價格計算,日均費用西藥不超過1元、中成藥不超過1.5元的藥品列入我省首批廉價藥品目錄。
照此原則,省物價局近日篩選出首批廉價藥品目錄,涵蓋327個品規,全部為基本藥物。如復方黃連素片(30毫克/24片、糖衣)每盒(瓶)最高零售價2.2元,日平均使用費用1.1元。
據介紹,進入目錄的廉價藥品,在參加全省藥品集中招標采購時,將不再以價格高低作為中標依據。藥品技術標入圍后,直接以全省統一銷售價格掛網,由醫療機構自行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