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沿海地區經濟的不斷發展,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南平市應加快電子計算機、產品加工等產業的轉移;各產業間應加強分工與協調合作,拉長產業鏈,形成支柱產業明顯突出的產業體系和產業集群。
武夷山無水港的建設雖然提高了順昌縣和光澤縣的出口值,但在短期內對南平市的出口沒有產生明顯的推進作用。可能的原因為武夷山的物流業仍處于起步發展階段,規模較小,形式單一,總體水平較低;屬于“內陸地區”,遠離港口,不便與世界各國發展經貿往來,眾多的資源不能更為有效的為地區經濟發展服務,嚴重制約了經濟增長的速度,不利于建設方便快捷的國際貿易渠道。對此提出以下建議:
1 加強政府支持,增加政策措施
無水港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實現無水港各項功能,當地政府需要加大宣傳力度,各有關部門要協同合作。對武夷山無水港的建設與運行,各相關部門應給予有力的支持并建立健全的區域口岸合作及有效的工作機制。建立無水港建設領導小組,充分發揮小組的作用,協調工作、密切配合,有效的推進和落實各項工作。加速推進“海港聯運”的建設,高效快速的貨物通道是便捷服務的重要體現。
2 正確定位無水港的功能
對武夷山無水港進行合理的定位,可以避免相關工程的重復建設與部門之間的惡性競爭。根據閩北地區的實際情況,大力集中當地有限的經濟資源,促進地方經濟開放型的發展;在無水港區內建設大型的會展中心,使其具有舉辦商品展示及交易的功能;建設適應內陸發展需求、方便快捷的國際貿易通道;與其他經濟圈進行貿易融合,使武夷山無水港形成大物流,以促進閩北經濟的大發展。
3 加強產業銜接,建成產業集群
隨著沿海地區經濟的不斷發展,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南平市應加快電子計算機、產品加工等產業的轉移;各產業間應加強分工與協調合作,拉長產業鏈,形成支柱產業明顯突出的產業體系和產業集群。完善閩北工業園的建設,引入具有拉動當地經濟增長的重大項目,特別是具有重大生產性的工業項目。積極依托政府信息工程建設和物流信息化建設,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統并合理利用,為無水港作業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