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沒有20萬噸以上的深水碼頭。如果臺灣要經營全球,必得依靠近在咫尺福建的大型深水碼頭,運輸石化和鋼鐵等大宗貨物,以減低物流成本,提高競爭力。因此福建要一方面加大港口建設力度,另一方面把港口資源全面對臺、對國際開放,將港口資源利用最多這也是其他省份無法與福建競爭的。
1.改變企業粗獷的經營模式。與臺灣企業相比,大陸企業由于規模和網點數量較多,資本實力較為雄厚,在技術與經營理念上劣勢較大,經營模式比較粗糙,發展速度緩慢,福建企業同樣如此。福建是產茶大省,綠茶質地相當優秀。但僅2012年上半年福建產區的上等綠茶每斤300多元,價格遠遠低于同品質的西湖龍井,不及其銷售價的十分之一。這是由于福建綠茶品種過于單一,多年來加工綠茶的技術沒有改進,缺乏創新且為了競爭市場故意壓低價格,造成了相當不良的影響。
2.加快陸路交通建設。臺灣四面環海,臺灣如果想往大陸內陸發展,從節約運輸成本角度考慮,從福建上岸,走陸路北上西進是最好的選擇。福建由于多山,需要大量的隧道,高速公路與鐵路建設的造價成本遠遠高于平原地區,陸路發展阻力眾多,發展比較緩慢,三通后原本投資成本回收困難的陸路反到可能成為福建優勢。
3.港口資源最大化。臺灣沒有20萬噸以上的深水碼頭。如果臺灣要經營全球,必得依靠近在咫尺福建的大型深水碼頭,運輸石化和鋼鐵等大宗貨物,以減低物流成本,提高競爭力。因此福建要一方面加大港口建設力度,另一方面把港口資源全面對臺、對國際開放,將港口資源利用最多這也是其他省份無法與福建競爭的。
4.大力發展旅游業。隨著閩臺交流的密切化,越來越多的游客將會來福建觀光旅游。“兩岸三通”后,臺灣游客到大陸旅游更加的方便。廈門,武夷山是福建著名的旅游城市,作為省會的福州市目前也擁有三坊七巷、鼓山等歷史悠久的景點。目前這些景點的基礎設施建設還可以進一步的提高與完善,大力發展旅游業,做好景區基礎設施建設與宣傳,讓福建的錦繡山河走出中國推向國際,是福建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式。
5.大力發展物流業。福建擁有許多優良的港口,可以作為大陸與臺通商的中轉口。從海上距離計算,福建與臺灣的距離最短。為了節約海運成本,臺商大都選擇從福建上岸。這對于福建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機會,改造港口環境,提高效率,利用好中央優待政策,吸引更多的外商從福建港口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