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上,一般每年5—6月的梅雨季節和7—9月的臺風季節,降雨量占全年50%~60%,是福建省山洪災害的多發季節。空間上,福建省山洪災害主要分布在武夷山脈東面和鷲峰山—戴云山—博平嶺山脈的東面。山洪災害防治區涉及9個設區市69個縣(市、區),占全省85個縣(市、區)的81%
1.發生頻率高
福建省陸域面積12.4萬km2,80%以上為丘陵山地,地質條件復雜,巖石風化強烈;境內河流眾多,流域面積50~200km2的河流共510條,且多屬暴漲暴落的山區性河流;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降水豐富,年內分布不均,平均每兩年發生1次較大洪水,每年平均7~8個臺風影響。復雜的自然地理和氣候條件決定了福建省山洪災害發生頻繁。僅2010年“6•18”洪災期間,15天內福建全省累計接到山洪災害報告6908起,其中規模較大的有181起。
2.影響范圍廣
時間上,一般每年5—6月的梅雨季節和7—9月的臺風季節,降雨量占全年50%~60%,是福建省山洪災害的多發季節。空間上,福建省山洪災害主要分布在武夷山脈東面和鷲峰山—戴云山—博平嶺山脈的東面。山洪災害防治區涉及9個設區市69個縣(市、區),占全省85個縣(市、區)的81%;面積達11.9萬km2,占全省陸域面積的95%;防治區人口約2 930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84%。山洪災害防治區中879個鄉鎮8 513個村,直接受山洪災害威脅,受災面廣。
3.災害損失重
福建省山洪災害發生,一般是短歷時暴雨所引發的。強降雨導致溪河水位短時間內暴漲,農田、道路、村莊洪水泛濫,引發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災害,極易造成人員傷亡和災害損失,危害十分嚴重。如:2003年9月20日,福州市永泰縣長慶溪流域山洪暴發,摧毀橋梁7座,2萬多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1億元;2005年10月2日,受第19號“龍王”臺風影響,福州市閩侯縣溪源溪流域遭遇50年一遇山洪,直接經濟損失5.6億元;2010年6月13—26日,南平市延平區遭遇持續強降雨,多處發生滑坡、泥石流災害,直接經濟損失34.5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