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廈門銀行在銀行間市場發行2014年第一期金融債,根據這期債券的募集說明書,截至2013年6月末,廈門銀行總資產667.7億元,較2012年底911.2億元的規模,罕見的下跌了26.8%。同位于福建,廈門銀行資產配置模式類似興業銀行,其信貸資產近兩年一度低于20%,同業資產占比則一度高達40%,這一比例甚至超過了興業。
“發行人的總資產規模(雖然)有所下降,主要系發行人根據市場新的形勢變化主動降杠桿、調結構使得買入返售金融資產和存放同業款項下降幅度較大所致。”上述募集說明書披露。
廈門銀行是典型的依賴非信貸資產擴張的城商行,該行2009年才正式批準成立,作為后起的城商行,其快速擴張的沖動強烈。廈門銀行2012年年報披露,“貸款新增額度受限的情況下,積極調整資金運用策略,多渠道增加創收。”截至2012年末,該行總資產規模911.21億元,貸款在總資產中比例進一步下降至18.3%。
同業業務自然成為規模擴張的選擇,在2012年高點時,該行同業資產(包括存放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款項、拆出資金、買入返售金融資產)達358億元,在總資產中占比達40%,超過信貸資產兩倍有余。
在2013年6月份“錢荒”事件后,廈門銀行也開始大規模收縮同業業務去杠桿,處理同業資產備付流動性,相關業務斷崖式下跌。上述募集說明書顯示,廈門銀行“買入返售資產”從2012年底的228.68億元,下降為2013年6月末的36.5億元,跌幅超過80%;“存放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款項”從2012年末的129.28億元,下降為6月末的61億元,跌幅超過50%。
廈門銀行并非孤例。另一家日前已披露2013年業績的徽商銀行,去年底同業資產也從922.81億元高點跌去過半,急速回落至490億元,進一步導致該行規模增長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