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區優勢產業結構的相似性來看,連云港、鹽城與南通的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存在產業結構趨同,鹽城與南通的紡織業和通用設備制造業也較相似。
(一)產業結構層次偏低
近年來,江蘇沿海地區的工業化進程加速,產業結構正在向合理化和高級化方向推進。2009年江蘇沿海地區的三產比值為12.60∶51.80∶35.60,與蘇南地區、長三角地區及毗鄰的沿海地區相比,廣東、山東、浙江等沿海地區的產業結構均較為合理,其中廣東最優,而江蘇的產業層次最低。其中,江蘇沿海地區產業結構層次存在以下問題:1.農業所占比重較高,第二、三產業所占比重偏低。一方面說明了二、三產業未得到充分發展,經濟發展尚存很大潛力,另一方面也說明了產業結構存在著很大的優化調整空間。2.第二產業仍停留在粗放式發展階段,生產效率偏低。2009年相對于沿江開發工業生產總值的13814.18億元,該區工業總產值僅為2451. 13億元,差距巨大。同時,存在著加工業整體技術偏低、制造業落后、技術帶動能力弱等問題。3.第三產業欠發達。理論上,該區的工業化進程進入中期階段后,主導產業應為現代化服務業,但該區的服務業仍以傳統服務業為主,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較低,發展滯緩。
(二)產業同構現象嚴重
就規模以上的工業行業結構相似性而言,連云港與南通的產業結構相似度較低,但連云港與鹽城的產業結構相似度較高,存在產業同構現象。
從地區優勢產業結構的相似性來看,連云港、鹽城與南通的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存在產業結構趨同,鹽城與南通的紡織業和通用設備制造業也較相似。這種產業同構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地區間的惡性競爭。
江蘇沿海地區三市前五位優勢產業
城市 |
前五位優勢產業(不計前后順序,便于相似產業標記) |
連云港 |
醫藥制造業 |
農副食品加工業 |
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 |
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
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 |
鹽城 |
紡織業 |
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 |
通用設備制造業 |
皮革、毛皮、羽毛(絨)及其制品業 |
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 |
南通 |
紡織業 |
農副食品加工業 |
通用設備制造業 |
紡織服裝、鞋、帽制造業 |
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 |
(三)主導產業帶動作用不明顯
連云港市的海洋、農業和港口資源十分豐富,卻為何沒有像其他地區的沿海城市一樣得到長足發展,原因在于該市缺乏具有強大輻射力和帶動力的主導產業;南通市的紡織業一直是該市的重點產業,但卻仍然存在著紡織企業規模小、技術設備落后,自主創新能力偏低,品牌競爭力弱等問題,嚴重制約著該行業的發展,不能有效帶動其他產業發展。目前江蘇沿海地區強有力的主導產業集群尚未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