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能源科學研究院發布一項研究表明,江蘇頁巖氣開發面臨四個難題:一是頁巖氣資源精確“家底”尚未摸清;二是缺乏開發頁巖氣的關鍵核心技術;三是環保問題需引起重視;四是生產周期長、成本高。國內開發一口頁巖氣井,目前需要4000萬元。
金之鈞指出,國內包括江蘇頁巖氣開發不能照搬美國模式。因為,頁巖氣埋藏深淺對開采工藝的不同要求,直接決定了企業的開采成本和盈虧平衡點;其次,土地、水資源條件不同,美國地廣人稀,開發對當地居民影響較小,江蘇人口稠密,技術設備要更加集約。
“頁巖氣分布廣泛,必須找到開采難度小、儲量富集的區域。”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劉光鼎院士建議,江蘇應對頁巖氣進行系統深入的資源評價和選區,評估一批優質區塊。對于開發所引起的環保問題,要有嚴格標準和有效監管。
華東有色金屬地勘局副局長許建榮介紹,按省政府要求,江蘇省頁巖氣勘探有限公司已注冊成立,接下來將與南京大學等單位合作,向國土資源部門申請勘探資質,及早啟動勘查工作。江蘇省初步擬定20條勘查路線,主要分布在南京幕府山、六合、湯山等地,鉆進深度在2000米左右。目前,中石化與英國石油公司合作,初步選擇黃橋老區1000平方公里為頁巖氣合作意向區塊。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