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日本下關起航的"理想之國四號"滾裝船歷經30小時航行,披著霞光準點靠泊太倉港集裝箱二期碼頭。"卸完這船貨,今年日本航線吞吐量就突破了20萬標箱,同比增長74%。"太倉港口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說。"這比去年全年的運量還多了5萬標箱,已提前完成今年目標任務,預計今年全年可完成25萬標箱,同比增長67%。"
今年以來,太倉港口管委會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關于"做強特色、提升質量、注重效益"指示精神,針對蘇州對日貿易特點,協調和幫助日本航線船公司加大投入、擴大運力、提升服務、做強特色,推動太倉港日本航線實現了天天班,服務形成了比較優勢,運量和效益雙雙大幅提升,打造了太倉港特色品牌,有效助推腹地對日貿易企業轉型升級、又好又快發展。
密度高、覆蓋廣——每周7班,直達日本8個主要港口,輻射日本全境
蘇州是日商在中國投資最密集的地區之一、中日經貿最活躍的城市之一,目前有日資企業2000多家,2012年實現對日進出口總值323.8億美元,日本是蘇州第四大貿易伙伴國。龐大的貿易量意味著龐大的運輸需求,太倉港口管委會積極適應蘇州對日貿易企業運輸需求,大力發展日本航線。
早在2006年,太倉港口管委會就引進上海下關輪渡公司來太倉港開辟太倉港——日本下關直達航線,每周1班,2009年加密至每周2班。至今,這條航線運營良好。
2009年,又引進重慶海運公司開辟了2班至日本的直達航線。后來由于經營不善,又受到金融危機影響,這2班航線面臨撤線。2011年7月,太倉港口管委會爭取省政府和有關方面支持,投資5億元成立了自己的船隊——太倉港集裝箱海運公司。該公司成立后,將發展近洋運輸作為戰略重點,與重慶海運公司談判,接手了這2班航線,開始了全新的起航。接手這2班航線后,太倉港集裝箱海運公司迅速發展壯大,從最初的2艘船、2班航線,發展至目前的6艘船、5班航線。特別是今年以來,太倉港集裝箱海運公司憑借其獨特的服務優勢吸引了大量貨源,推動航線裝載量快速提升,出口出現持續爆艙,為此,公司已將原來3艘404標箱的小船換成了1艘1100標箱、2艘600標箱的大船,1艘330標箱的船換成了404標箱的船。
目前,太倉港共有日本航線每周7班,直達日本的東京、橫濱、名古屋、大阪、神戶、下關、博多、門司等8個主要港口,輻射日本全境。今年前10個月,日本航線累計完成運量20.5萬標箱,同比增長了74%,預計全年完成運量25萬標箱,同比增長了67%。
速度快、服務好——最快30小時到達,實行"全天候、全過程、全方位"服務
事實上,受宏觀形勢影響,近年來蘇州對日貿易增幅有所放緩,今年前8個月甚至出現了負增長。長三角地區港口日本航線眾多,競爭非常激烈。太倉港日本航線能夠在逆勢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主要秘訣是做強特色,針對企業運輸需求,提供具有競爭優勢的航線服務,通過服務贏得市場、贏得發展。
上海下關渡輪公司的特色航線服務如果用一個字總結,那就是"快"。該公司針對日資電子、半導體、汽車零部件、精密機械及農海產品企業對貨運時效性要求高的情況,推出了"中日門到門、3-4天到貨"這一介于空運和普通海運之間的快運模式:太倉港至日本下關僅需30小時,中日之間門到門僅需3-4天。這一模式比普通海運快3天左右,每標箱運輸成本卻比空運節省35%-60%。同時,針對國內企業從日本進口高精尖儀器設備量大,且需要保溫保濕防震的特殊運輸需求,采用滾裝運輸的辦法,取代了碼頭吊裝環節,相當于加了一道"防震網",滿足了客戶的特殊運輸需求。
太倉港集裝箱海運公司為企業提供"全天候、全過程、全方位"服務。在時間上,實行隨叫隨到,為企業提供24小時服務;在空間上,除做好傳統船公司海運段服務外,還將服務向海運段兩端延伸至工廠;在內容上,不僅提供船運服務,還幫助企業制作最佳物流方案,派專人解決企業貨物在碼頭裝卸、報關報檢等環節遇到的問題。
獨具競爭優勢的航線服務,獲得了企業越來越多的認可。中國大陸進口日本高精尖儀器設備海運業務中,上海下關輪渡公司日本航線占全國市場份額的80%,每標箱運費是普通海運的20多倍。松下、夏普、佳能等30多家知名大型進出口企業與太倉港集裝箱海運公司簽訂了長期包運協議。某知名企業更是決定,今年將其華東地區業務量的60%、約1.6萬標箱給太倉港集裝箱海運公司日本航線承運。截至今年10月底,從太倉港日本航線走貨的國內進出口企業已達400多家,比去年同期增長30%。日本航線貨源地也從蘇南地區,擴至杭州、上海以及長江中上游的成都、重慶、武漢、長沙、合肥等地區。
配套全、環境優——服務平臺建到企業廠門口,蘇州到太倉港全程高速、免通行費,貨物查驗僅幾十秒,海港管理降本增效
除航線服務外,太倉港日本航線的硬件配套設施也有其獨特的優勢。
在服務平臺上,太倉港口管委會在蘇州工業園區、高新區和昆山都設有服務中心,專門為包括對日貿易企業在內的蘇州外貿企業提供走貨服務,幫助解決走貨難題。在蘇州工業園區、高新區設立了"無水港",將港口功能延伸到"無水港",企業貨物進入"無水港"就等同于進入太倉港,企業走貨非常方便。
在通關上,創新推出了"區港聯動、虛擬口岸"快速通關模式,區、港貨物通關實現了"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舉例來說,蘇州工業園區的貨物在園區海關通關后,到太倉港可直接上船,不需另行申報、查驗,節省了時間,提升了效率。
在陸路運輸上,今年10月8日,太倉港疏港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車。"這意味著,蘇州地區對日貿易貨物可全程高速直達太倉港集裝箱碼頭,時間上單程比原來快了15分鐘左右,而且更加安全、便捷。"太倉港口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不僅如此,所有進出太倉港的集卡車免繳江蘇境內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通行費,僅此一項,就可為企業降低一筆數額不小的費用。
在查驗設備設施上,太倉港建有信息中心,報關實現了電子化,一次錄入信息,全程跟蹤可查。建有口岸集中查驗中心,購買國內最先進的FS6000集裝箱快速查驗系統,集卡載著集裝箱穿過這個系統就可完成查驗,就像車站查驗旅客行李一樣,整個過程只要二、三十秒,與原來手工開箱查驗相比,時間和費用都節省不少。
另外,經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和交通運輸部批準同意,從今年起太倉港實行海港化管理,這也為對日貿易貨物水上運輸帶來了重大利好。原來規定,包括日本航線在內的所有外貿航線船舶進出太倉港都要強制引航,并收取相應的引航費。而現在規定,掛五星旗的所有船舶都可自主進出太倉港,不必強制引航。這意味著,太倉港日本航線大部分船舶進出太倉港可以不必引航,從而少繳一大筆引航費。不僅在費用上更節省,而且在運輸時間上更快了。原來規定,長江太倉段江面能見度低于1500米,要實行交通管制,禁止船舶航行,現在這一標準改為1000米。這一標準的改變,對以時效見長的上海下關輪渡公司日本航線來說尤為重要。據太倉港海事局的統計,前9個月,長江太倉段江面交通管制時間比去年同期減少了22%。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