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小產權房“轉正”傳言的,是一輪力度空前的查處小產權房行動。國土部、住建部要求各地盡快選擇頂風違法案件直接予以查處。江蘇省正按照中央兩部委部署,堅決查處小產權房在建、在售行為,目前各市清查結果已經陸續上報省主管部門。
近年來,各地斷斷續續在控制、清理小產權房,結果卻越查越多。這次中央遏制違法建設、銷售小產權房的態度十分堅決,能否借著清查的東風徹底根治這一頑疾?
二手小產權房公開賣
2013年底我省各地突擊排查小產權房,從各地自查上報到省國土廳和省住建廳的信息看,當前有些地方仍然有在建、在售小產權房,比如淮安就上報有10宗、用地共80多畝的在建、在售小產權房。
查處行動“風頭”上,來到南京幾個較大的小產權房集中地區,調查了解小產權房的建設和銷售情況。
9日早上,來到南京城南大周路附近的韓府茗苑,小區保安說,這一帶好幾個小區都是小產權房,要買房子,得去找街道的房產公司。
趕到鐵心橋小學旁邊的“鐵心房產”,這家街道的房產公司工作人員說,現在沒有小產權房賣了。透過房產公司的玻璃窗,可以看到一片別墅區,工作人員承認,那是以前賣出去的小產權房。
走進名為“鳳翔新苑”的這片別墅區,C1棟的女主人張女士正在自家院子里打著毛衣。她說,自己是揚州人,不喜歡住鴿子籠一樣的公寓房,無意中聽說這里有別墅在賣,就跑來看。“共有40多棟,我買的時候只剩下最后一棟了,200多個平方,花50多萬元就買下來了。”
在鐵心橋寧丹路上的中廣置業門店,工作人員小劉透露,這一帶二手小產權房交易不少。“我知道最多的一戶,拆遷拿了22套安置房,這些房子總要拿出來租,拿出來賣。”
鄰近的三家房地產中介都表示有小產權房房源,也有一定的市場需求。在恒諾房產有限公司,店員小王熱情地問:“你需要什么樣的小產權房?”說要別墅,她翻開房源登記簿,“有!348平方米,加180平方米地下室,還有250平方米的自蓋房,獨棟。”她立刻給房主打電話聯系看房。放下電話后,小王說,房主登記的價格是482萬,剛才主動降了60萬元,還表示可以再商量。
鐵心橋街道是南京小產權房較為集中的地區之一。那里到底有多少小產權房?一位街道工作人員說,有幾百萬平方米。距此不遠的西善橋,是另一個小產權房集中區域,其中一個小產權房小區,就有100萬平方米。
屢禁不絕 根源在哪
“集體土地進入市場只有國家征收一條路,而購買集體土地商品房不受法律保護。對小產權房,國土部門的表態從來就是‘非法’二字,并要求各地嚴肅查處。”省國土資源監察總隊調研員黃玉明說。
這些年,雖然國家對小產權房一直“聲色嚴厲”,但小產權房始終屢禁難絕。
“鳳翔新苑”業主張女士買小產權房是看中了房子便宜。“房子便宜,很多南京城區的、江北六合的,還有外省市的都來買。”的確,看到一些居民的車庫里停著皖Q、滬C等外地牌照汽車。
由于沒有土地出讓金成本,小產權房有巨大的價格優勢。據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數據,2012年全國商品房成交均價為6993元,而小產權房成交均價則為2236元。巨大的成本差異,是市場對小產權房趨之若鶩的根本原因。
“小產權房屢禁不絕,根子在于地方基層政府。”南京大學城市與資源學系教授黃賢金認為,不少地方政府對小產權房默認,甚至支持,背后是利益驅動。“如果政府不支持,不給小產權房通水、通電、通燃氣,房子怎么賣得出去?!有的地方過一段時間就轉正一批小產權房,這是一種實實在在的鼓勵。”
調查中發現小產權房的開發多與當地基層政府有關系,不少是街道鄉鎮的房產公司自己開發的房產,有些則是政府交給開發商運作。小產權房項目往往寄生于“失地農民安置”、“新農村集中居住點建設”等名正言順的項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