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巨災保險制度以完善地震等巨災的災后經濟補償機制、提升政府應對巨災的能力和水平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昨日,從深圳保監局獲悉,業內呼吁已久的巨災保險有望率先在深圳破題。
4月20日四川雅安地區發生7.0級地震,地震給災區人民帶來了巨大的損失。雖然各保險公司均對其給予積極賠付,但商業保險在處置地震等巨災風險中的優勢作用很難得以充分發揮。
建立巨災保險制度以完善地震等巨災的災后經濟補償機制、提升政府應對巨災的能力和水平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深圳由于所處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較為特殊,可能面臨著臺風、海嘯、地震、核等各種巨災風險。
2012年,深圳保監局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就深圳地區率先建立巨災保險制度提出了具體的建議實施方案,引入巨災基金制度,建立分層次的巨災保障體系等。據了解,深圳保監局關于巨災研究課題及實施方案得到了中國保監會和深圳市政府的重視。中國保監會明確將給予深圳必要的指導和政策支持。
目前,深圳市已經成立了巨災保險工作小組,以此為基礎開展可行性方案研究。3月份,深圳巨災保險工作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會議就巨災保險推進模式、巨災基金成立及運行方式、巨災產品保障范圍及費率厘定等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巨災保險有望在深圳率先破題。
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一季度末,深圳保險市場累計實現保費收入140.3億元,同比增長25.2%,其中,產險市場實現保費收入42.1億元,同比增長15.7%,壽險市場實現保費收入98.2億元,同比增長29.7%;共計賠付支出26.7億元,同比增長18.3%。
另外,3月末,深圳壽險市場退保率為0.61%,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行業未發現大規模的集中退保;滿期給付同比增長7.33%,低于全國24.54個百分點,給付壓力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