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軌道交通網絡及區域鐵路布局等宏觀規劃時,深圳市采取了“以不同等級軌道交通線路和綜合交通樞紐支撐相應等級發展軸帶和城市中心等級體系”的規劃協調發展策略,在整個區域層面實施TOD發展。
所謂TOD規劃,就是沿軌道交通廊道的節點推動土地開發,將軌道交通車站與城市發展的核心相結合的新城市規劃概念。在2002年開始的第三輪交通綜合治理工作綱要中,深圳市將TOD理念引入了地鐵二期工程規劃設計,二期工程5條線基本形成了覆蓋城市主要發展軸的軌道網絡,同時深圳市也啟動了社會經濟及空間布局沿地鐵線發展的戰略調整。
1、深圳市TOD規劃
根據《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深圳市將發展為以中心城區為核心,以西、中、東三條發展軸和南北兩條發展帶為基本骨架,形成“三軸兩帶多中心”的軸帶組團結構,即南北向構建三條面向區域協調發展的城市發展軸,強化珠江三角洲城鎮群的空間發展“脊梁”,東西向構建兩條城市發展帶,加強與珠江西岸地區以及惠州和粵東地區的聯系,拓展深圳的空間發展腹地。
為支持上述區域與城市空間發展策略的實施,在進行軌道交通網絡及區域鐵路布局等宏觀規劃時,深圳市采取了“以不同等級軌道交通線路和綜合交通樞紐支撐相應等級發展軸帶和城市中心等級體系”的規劃協調發展策略,在整個區域層面實施TOD發展。
具體的TOD規劃措施為:第一,以高速鐵路(如廣深港、廈深鐵路)聯系區域主副中心城市,強化區域發展脊梁及南部沿海功能拓展帶的區域帶動及輻射功能;第二,以城際軌道交通線路(如穗莞深城際鐵路)聯系區域內地方性主副中心城鎮,支撐城鎮產業發展帶的發展;第三,結合城市主次中心的形態,布局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如深圳北站、前海樞紐等),以交通樞紐的建設帶動多層次中心的發展,提升其區位優勢;第四,城市軌道交通網絡以羅湖、福田中心區為核心進行布局,以軌道干線覆蓋東中西三條城市發展軸,并連接城市主次中心。以組團快線加強外圍組團與各級中心的聯系,改善其交通出行條件;第五,軌道交通網絡盡量覆蓋城市重點發展地區和改善地區,并編制軌道沿線土地發展大綱規劃,明確軌道交通與沿線土地協調發展要點。
2、城市發展與地鐵網絡
按照“三軸兩帶多中心”的城市發展軸帶體系,深圳軌道交通遠期線網連接了特區內外各主要發展組團中心。主要是:第一,在西部發展軸上,設置地鐵10、11號線,引入深港西部快線,推進深港合作區建設,將前海中心培育成新的市級中心,承擔城市和區域的高端服務功能;第二,在中部發展軸上,設置地鐵4、6、16號線,引入廣深港高鐵、深莞城際線等,搭建莞深港區域性產業聚集發展走廊,重點開發龍華新城和光明新城,進一步提升福田保稅區、觀瀾的發展水平;第三,在東部發展軸上,設置地鐵3、12、14號線,打造惠深港區域性產業聚合走廊,充分發揮中心區的輻射功能,重點開發大運新城、坪山新區,進一步提升龍崗中心服務功能和大工業區發展水平;第四,在北部發展帶上,設置地鐵13號線,并依托廈深鐵路等串聯坪山新區、大運新城、龍華新城、航空城等重點節點而構筑的產業發展帶;第五,在北部發展帶上,設置地鐵1、2、9號線,并由5號線與1號線形成一個環線,串聯深圳市五大樞紐——前海樞紐、福田樞紐、羅湖樞紐、布吉樞紐和龍華樞紐,既鞏固了中心區地位,又加強了幾條主要發展軸之間的聯系,并促進各城市副中心和對外交通樞紐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