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心城區高昂的租金導致經營成本居高不下,一些有遠見的商家開始看重郊區市場,并選擇在地鐵站附近開設新店。深圳地鐵二期開通后,在環中線上就吸引了天虹商場、肯德基、蘇寧電器等多個知名商家的進駐。
2004年12月28日,深圳第一條地鐵線——地鐵1號線(羅湖—世界之窗段)正式開通,宣告著深圳“地鐵時代”的到來。地鐵1號線的開通,改變了人們的地域觀念與生活模式,關外城市化大幕開啟。地鐵時代的來臨,宣告出關置業逐漸成為主流,大大拓展了深圳房地產業發展的空間。2004年,深圳共成交70宗地,約22.7萬平方米,總面積減少約10%。其中,寶安、龍崗約占90%。2004年深圳新建商品住宅均價5980元/平方米,比上一年漲5.28%。其中,羅湖、南山分別同比上漲約3%、2%,福田甚至下降了5.4%,而寶安、龍崗卻分別為4186元/平方米、4172元/平方米,漲幅高達11%和20%。軌道交通對深圳市的發展發揮著積極的影響。
第一,地鐵網絡化拓展了城市發展空間,對深圳的人口分布、區域經濟總量等進行了重新分配,調整了城市功能布局。深圳房地產業如同被松綁的大鵬,從原市區395平方公里沖破到1553平方公里的區域恣意飛翔。特別是寶安、龍崗、龍華、南山等區域在地鐵開通的有利刺激下加快開發的步伐,其發展空間得到了極大的拓展,各區域之間人流、物流、商流通過地鐵實現了快速地流動和互通。關外大片區范圍逐漸會與關內融合,將會處于一個整體布局的軌道交通網之中。地鐵網絡化建設的過程,不僅帶動了新城區發展,同時也進一步促進了老城區的改造,提高了老城區的房地產產品品質。
第二,大大提高地鐵沿線房地產價值。有關研究結果表明,深圳地鐵一期建設給周邊房地產帶來的增值效益為335億元,近似為一期總投資的3倍,地鐵沿線房地產價格高于同片區非地鐵沿線房地產的價格,高出幅度約為5%至15%不等。今后隨著深圳城市的迅速發展及地鐵網絡化的發展,人口增長,城市規模擴大,交通問題會日益突出,地鐵的作用將會越來越大,地鐵效應將會不斷凸顯,沿線房地產的升值潛力是巨大的。
第三,地鐵網絡化帶來的龐大人流及其客流的集聚效應,將給深圳的商業地產帶來一場巨大的變革。一些新興的商圈將會在地鐵沿線如雨后春筍般冒出,從而帶來地鐵商業新一輪的興起和發展。地鐵商場、地鐵上蓋商業成為商業經濟的黃金地段,郊區商圈逐漸聚集形成。由于中心城區高昂的租金導致經營成本居高不下,一些有遠見的商家開始看重郊區市場,并選擇在地鐵站附近開設新店。深圳地鐵二期開通后,在環中線上就吸引了天虹商場、肯德基、蘇寧電器等多個知名商家的進駐。
第四,地鐵網絡經濟性日益顯著。地鐵網絡覆蓋下,公共基礎設施所提供的功能可以實現全網共享,借助良好的網絡共享性,政府可以對城市基礎設施進行互補性優化配置,節約社會投資。與此同時,住宅、商業、娛樂、酒店、辦公等各種業態爭相沿地鐵線路進行開發,呈現網絡化布局,能有效發揮地鐵經濟的集聚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