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其他融資手段獲取資金來源的比例極小,僅有11.5%的中小企業通過親朋好友的借款來滿足其資金需求;利用內部集資和利潤留存方式來獲取資金的企業分別占比為8%和5%。
資金是企業的“血液”,企業的生存、發展以及利潤的獲得都是以資金的投入為前提的。雖然東莞市中小企業貸款呈現出良好的勢頭,融資渠道更加多元化,銀行等金融機構不斷創新解決融資困難的障礙,但仍存在以下問題:
1.企業規模小,獲得金融機構的信貸支持少。東莞中小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主要依靠自身的資本積累取得發展,從金融機構(尤其是銀行)獲得融資較為有限。隨著中小企業自身的發展壯大,雖然,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資金支持在增加,但是金融機構的支持力度,遠小于中小企業對東莞市經濟增長的貢獻,大部分企業獲得的貸款額也僅能滿足其部分融資需求。融資難問題成為制約東莞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因素,盡管東莞政府建立起中小企業專項資金,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企業融資難題,但是對于占東莞企業數量90%以上的中小企業來說融資需求缺口依然巨大。
2.融資需求旺盛,融資缺口大。據經信局的調查顯示,目前東莞市大約有70%的中小企業有融資需求,而當中僅僅只有30%能成功融資。即使成功取得銀行貸款,也只是小額貸款,僅能滿足企業的部分需求。調查表明,東莞市中小企業資金缺口在500萬元以下的占到了79.2%,說明大部分融資需求不能得到滿足的企業是中小企業。受國家銀根緊縮政策影響,一方面中小企業貸款規模被壓縮,借款利率水平上升,融資期限變短,中小企業貸款滿足率下降;另一方面,上游企業通過縮短賬期加快資金回籠速度,下游企業通過延長賬期緩解自身資金壓力,小企業流動資金變緊,產生新的融資需求,融資缺口大。
3.有效擔保方式不足,難以得到銀行資金支持。中小企業因資信等級低,缺乏抵押資產,融資成本高等原因,難以得到銀行資金支持。融資方式以借貸為主。受資產規模與盈利能力等條件的限制,中小企業不能用有效股票與債券等融資方式,傾向于通過民間借貸的方式進行融資,通過抵押擔保獲取資金有難度。這主要與它們的起步和發展等有關,中小企業最早往往由租賃場地與機器設備起步,自身投入資金不多,缺乏具有獨立所有權的不動產等資產作為抵押品。
4.融資渠道狹窄單一,獲得外部資金支持少。目前,融資渠道主要有三種:向銀行申請貸款、發行股票上市直接融資、民間借貸。國有大型企業、上市公司均采取前兩個渠道,中小企業的資金主要靠自有資金和銀行貸款,絕大多數中小企業把獲取銀行貸款當作獲取企業資金來源的主要形式甚至唯一形式。很少有企業想到利用其它融資渠道,如:協議投資、小額股權轉讓、融資租賃等。當遇到資金困難時,73%的中小企業首先想到的是向各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借款。東莞市中小企業的融資中有90%以上都是通過銀行借貸而得。而這其中,抵押貸款又是中小企業獲得貸款的主要形式。調查顯示抵押貸款比例高達71%,保證人和擔保貸款占比為19%信用貸款僅占10%的比重。通過其他融資手段獲取資金來源的比例極小,僅有11.5%的中小企業通過親朋好友的借款來滿足其資金需求;利用內部集資和利潤留存方式來獲取資金的企業分別占比為8%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