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民營企業發展主要呈現如下現狀:粗加工型企業多,精加工型企業少;資源型企業多,高附加值型企業少;小規模分散型企業多,大規模集約型企業少;內向型企業多,出口創匯企業少。
(一)百色民營企業發展的環境不太樂觀,不利于其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一是整體環境不是很理想,主要存在政策障礙、思想觀念落后等。政策障礙具體體現在工商注冊、土地使用、信貸融資、產品出口、稅務征管、人才引進、社會保險、經營環境、行政檢查、環境服務、資質評估等方面,民營企業不能很好地得到相應的政策支持、服務。思想觀念落后表現為政府部門、社會公眾對民營企業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視、冷遇現象,導致人們缺乏積極創業的氛圍和投資熱情。二是政府執法部門引導和服務意識不強、不到位。政府執法部門普遍存在對國有企業關心多,對民營企業過問少,對提高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引導、服務、支持少的現象。這些不良現象嚴重影響民營企業的順利發展,不利于其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二)百色民營企業資金緊缺,融資困難
百色市民營企業大多數是小規模、資源型、附加值低,資金十分有限的企業。造成民營企業資金緊缺,融資困難的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受國家金融政策的影響。最近幾年,央行多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和提高存款基準利率,且銀行貸款具有明確的要求和嚴格的規定,以致民營企業向金融機構融資十分困難。二是百色市財政財力有限。政府能用于扶持民營企業的資金數量極少。三是企業自身條件欠缺。四是民間融資等其他融資風險大。在百色,銀行正成為民營企業融資的重要渠道之一。銀行因民營企業經營狀況復雜,信貸風險過大,直接獲利較小,普遍存在對民營企業惜貸現象,所以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未得到根本解決。
(三)百色民營企業產業結構不合理、市場競爭力不強
百色民營企業發展主要呈現如下現狀:粗加工型企業多,精加工型企業少;資源型企業多,高附加值型企業少;小規模分散型企業多,大規模集約型企業少;內向型企業多,出口創匯企業少。百色民營經濟大部分集中在第一、第二產業上,往往是就地取材進行初級加工,很少涉足產品深加工、科技含量高的領域,漸漸形成產業結構單一的不良格局。百色民營企業大多處于高能耗、高污染的行業,幾乎沒有進入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也沒有進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領域,進入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的少之又少,少有進入就業容量大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和農產品深加工業,更沒有進入有利于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有利于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領域。
(四)百色民營企業科技及管理人才不足
百色民營企業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普遍存在缺乏科技和經營管理人才的問題。企業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是企業之間人的綜合素質的較量,缺乏人才優勢是目前影響民營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是科技人才稀缺。科技人才具有稀缺陛、專業性、增值性[5],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據調查,百色民營企業非常缺乏科技人才,特別是高中端科技人才。二是經營管理人才短缺。由于較多民營企業外于家族式經營管理,企業缺乏合理的決策能力和科學有效管理制度的問題突出,單純依靠創業者個人作用,仍然習慣以個人行為左右企業的日常事務、經營決策,而不是科學的管理和有效的組織行為規范企業的經營運作和長沅發展,對企業未來的戰略、經營目標缺乏理性把握,是影響民營企業發展的實質性問題,最終導致民營企業在管理水平、產品更新換代、開發創新、適應市場變化能力等方面不強。
(五)百色民營企業經濟規模較小,產業鏈條短,集群優勢不突出
產業集群能夠增強產業整體競爭力,能使工業獲得良好發展,也是百色實現“廣西新工業基地”戰略的重要舉措。百色與發達地區相比,工業后續發展的最大問題在于經濟規模偏小,交互關聯度不夠強,產業鏈條較短,集聚效應不明顯。一是產業集群未形成規模,集聚效應不明顯。進入本世紀后,百色初步形成了鋁冶煉及深加工、造紙、制糖、食品加工等產業集群,可是仍未形成規模,集聚效應不明顯。二是產業集群交互關聯度不夠強。如鋁材,產業鏈條過短,延伸不足,以初級鋁棒、鋁塊為主,鋁絲、鋁線等深加工產品不多。三是中介服務機構不健全,公共政策支持體系尚不完備[6]。百色的產業集群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力度不夠,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滯后。即使已發展到一定規模的平果工業園區,園區生活服務配套設施、零部件企業、下游生產企業、管理機構、中介機構等仍存在欠缺。
(六)百色民營企業管理相對落后,跟不上經濟發展的要求
百色民營企業的管理體制還沒有完全按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轉變過來,多數沒有建立現代化企業管理機制,還是按照“家族式”的體制在運行,管理相對落后,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程度嚴重不夠。這必然導致企業發展方向不明確、目標不具體、市場定位不準確;必然導致企業內部各個環節之間相互脫節,統一協調性差。最終由于效率低、成本高、服務質量差,從而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不能滿足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的需要。全面推動企業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既可以解決企業發展難的問題,又可以使管理理念得到改善與提升。
(七)部分民營企業發展模式滯后,沒有做到可持續發展
百色由于區位、交通、歷史等原因,主要依靠資源型產業集群,而這些資源型產業集群是以消耗大量資源為特征的發展模式,普遍存在著高能耗、強污染等問題,環境污染比較嚴重,科學后續發展能力不足,使得經濟發展的綠色效應無法實現。有些產業對自然資源的使用和占用量非常高,造成生態環境脆弱,也嚴重制約著工業經濟發展,如造紙。特別是最近十年,百色集中發展火電、水泥、礦產品開采與加工等高能耗行業,環境污染問題日趨嚴重,這與當前倡導發展的低碳經濟嚴重背離。因此,百色民營企業在保護環境,保護資源,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合理開發和使用各種自然資源等問題上做得不夠,急需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走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