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直接融資渠道,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以實現經濟發展方式更好地轉變
(一)堅決貫徹落實各項有助于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
大力發展民營企業,是百色這類連片的貧困地區加快發展的重要途徑,應從政策引導、環境建設、人才培養、機制創新等方面入手,不斷提高民營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特別要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營造民營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良好環境,清理不利于民營企業發展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各級各部門應嚴格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發展個體私營經濟、進一步鼓勵支持和引導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規定,鼓勵、引導民營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的一切領域。民營經濟在參與國有企業改革、稅收、投融資、價格和收費、土地供應等方面,與公有制經濟享受同等待遇。具體操作可以由市工信委牽頭,市工商局、國資委、國稅局、地稅局、銀監局、物價局、國土資源局、各縣(區)等部門落實。
(二)擴大直接融資渠道,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以實現經濟發展方式更好地轉變
百色民營企業大部分屬于中小企業,超億元以上產值的民營企業數量有限,而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融資難的問題。為了應對不利的經濟環境,引導民營企業共度時艱,鼓勵企業穩定發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國家擴大內需政策明確提出,要合理擴大信貸規模,加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溫家寶總理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要“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切實解決中小企業特別是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積極擴大直接融資。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擴大股權和債券融資規模,更好地滿足多樣化投融資需求。”結合民營企業規模小、擔保抵押物缺乏、證明難等融資制約因素和融資渠道有限的客觀現實,從拓寬融資渠道,提供多層次資金來源的角度出發,提出以下兩點建議:一是加快推進小額貸款公司的設立,滿足企業短期小額資金需求。二是鼓勵推動企業互保,開辟信用擔保的融資渠道[7]。
(三)合理地調整產業結構。提升其市場競爭力
產業結構調整是經濟結構調整的核心。百色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是各個產業內部結構的調整,全面提升優化工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業。一是優化升級工業經濟結構。百色的工業結構調整,要處理好改造提升傳統資源性產業和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關系,一手抓資源性產業、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的培育。二是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服務業比重低,對經濟的貢獻率低,始終是百色的一大“軟肋”。突出發展現代物流、金融、商貿等生產型服務業,滿足企業、產業發展的需求;適應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的需求,大力發展旅游、文化等產業。三是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百色應按照農業產業化、現代化的要求,進一步調整農業結構,保護農業生產環境,在“綠色”和“有機”方面下工夫,提高農業的綜合競爭力,保障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8]。
(四)積極引進各類技術型、管理型、復合型人才,為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創造最佳的基礎條件
一是尊重人才,強化管理。首先要加強各類人才政策宣傳,大力營造尊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的良好氛圍。其次,為企業經營管理人才提供充分表現才能和施展才華的基本條件,包括福利待遇、工資待遇、生活待遇、政治待遇,使其才華及潛力得以充分、集中的顯現。二是加強教育培訓,提高整體素質。采取多種形式加強教育,進行短期培訓是提高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素質的有效途徑。三是立足機制創新,營造良好環境。人才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吸引、留住、用好人才機制的競爭。
(五)加強產業集群的力度,使產業鏈條更長
一是推動產業延伸。百色的資源利用很多還停留在“原字號”產品的生產和輸出上,雖然近年來在就地轉化和延伸加工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也主要是初加工。因此,必須提高資源的精深加工水平。二是推動產業升級。新上項目要提高起點,嚴把項目準入關,規模、技術、環保要一步達到國內國際先進水平;繼續加大現有企業的技術改造力度,提高產業技術水平,提高礦產資源回采率、選礦回收率和綜合利用率。進一步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堅決淘汰電解錳、電解鋁、造紙、制糖等行業中的落后產能。適應經濟“低碳化”的發展趨勢,減少碳排放對環境的影響。三是推動產業多元。努力發展制造業,進一步拓寬工業的領域。百色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有資源、有優勢、有基礎,要繼續搞好產品和技術創新,加強品牌和營銷網絡建設,進一步提高加工層次和效益,多開辟農產品交易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和競爭力,形成產業優勢。要緊緊圍繞大產業、大集團、大園區,努力做大做強鋁深加工和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努力構建多元化發展、多極支撐的產業體系[9]。
(六)重視創建自有品牌。以提升品牌價值
品牌是現代經濟中最活躍的因素,品牌的成功是經濟發展強大的驅動力和推進器。發展自主品牌,用品牌經濟取代粗放經濟,用品牌戰略改變經濟的增長模式,不僅是企業所需,而且是百色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必由之路。如金蘋果鋁材、蘋鋁鋁材、銀華鋁材、銀燕鋁材、東星牌白砂糖、雙鳳牌白砂糖、田陽香芒、田東六寶香芒、圣女紅果、增年山油茶、思林丁香雞、趙大媽綠殼雞蛋、靖茂酸嚼、浪伏茶、偉健藥業、博愛醫藥、右江牌水泥、勁達興新聞紙、雙田牌書寫紙、幸福地產、強強碳素制品、建華機械等百色人熟知的品牌名字,成為百色民營企業的重要標桿,不但提高了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綜合競爭能力,而且標志著百色商品經濟的發展水平。百色民營企業可以采取品牌激勵、政府政策的扶持等措施,使其品牌知名度從百色走向全區、全國,甚至跨向國際市場。
(七)加強科技開發,走技術創新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好路子
一是強化企業技術創新意識。民營企業要強化觀念創新,拋棄陳舊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不斷突破現有觀念的束縛,完善自己的創新觀念和創新體系,加快企業技術創新的進程。二是采用適當的創新模式大力提升民營企業自身創新能力。首先選擇適當的創新模式。其次對創新過程應當加強管理,增強技術創新意識,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強企業部門之間的協調。最后要加強對技術產權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