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灣經濟區具有發展會展業推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機遇,可依托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發展會產業,促進文化及相關產業發展。
(一)北部灣經濟區文化產業發展的硬件環境基礎良好
目前北部灣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發揮著西南出海大通道作用,隨著一批國家重大項目已經建成或將開工建設,開放水平不斷提高,發展文化及相關產業的硬件環境良好。 2011年,隨著自治區西江黃金水道建設和廣西北部灣港建設步伐加快,沿海新增萬噸級以上泊位7個、深水航道17.33公里、港口吞吐能力1560萬噸,北部灣經濟區承載文化產業發展到硬件環境建成。
北部灣地區對國外和國內其他省區吸引力增強,還表現在:一是與文化相關的基礎建設已經啟動,如北海國際科普動漫產業城項目已經得到發改委批準立項,項目主體由動漫星城、教育星城和藝術星城組成,集動漫、游戲、網絡、創意、影視、制作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并配套有歡樂谷、北海天象國際會展中心等;二是作為欽州的“城市名片”的坭興陶燒制技藝于2008年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根據國家統計局文化及相關產業新分類標準,這個行業將列入統計范圍。文化產業相關的良好基礎建設為北部灣經濟區的文化產業發展打下良好的硬件基礎
(二)文化產業發展的軟環境寬松
政策支持力度大和資金和用地保障方式較多也將使北部灣經濟區域的文化產業發展的軟件環境自由寬松,主要表現在:一是根據《北部灣經濟區“十二五”發展規劃》的有關精神,將用3至5年投資500億元左右,把北部灣經濟區建設成為廣西“千億元文化產業”的重點區域,成為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區域文化中心,促進文化大發展;二是北部灣經濟區域的發展,在資金的籌措和利用上有更多的方式得到扶持。政府部門通過與國家開發銀行廣西分行、中國農業銀行廣西分行的聯系合作,幫助文化企業解決融資問題。例如廣西將通過財政、稅收、金融、土地等優惠政策促進文化產業發展;還將設立自治區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采取項目補助、貼息、獎勵等方式進行扶持;同時,鼓勵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根據自治區文化廳的設想,2011年以后廣西文化產業還將繼續得到強力支持;三是北部灣經濟區域文化產業的發展在使用土地方面也有很多的土地優惠政策,如:凡符合規定的文化產業項目將以劃撥方式供地,或鼓勵文化企業以短期租賃方式使用土地,或租用現有物業從事文化產業經營。資金和用地保障方式較多,也是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關鍵。
(三)北部灣區文化產業發展的外部機遇較大
北部灣經濟區具有發展會展業推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機遇,可依托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發展會產業,促進文化及相關產業發展。南寧成為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舉辦地,使南寧、北海、欽州等城市可建設和完善更多與會展有關的服務設施,利用這些設施可以舉辦各種會展活動開拓會展市場,做大會展經濟。例如欽州的中馬經濟園區等的建設,都可拉動地方品牌,培育“會、節、演、賽”的各種文化建設,發展特色會展,促進會展、工藝品牌、景點建設、音像商貿的互動進行,推動文化及相關產業發展。
(四)北部灣經濟區文化產業發展的內部動力充足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域的經濟發展速度相對較快,根據有關測算,2011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生產總值比2010年增長15.9%,高于全區3.6個百分點,占全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31.8%提高到33.0%。其中,欽州市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速排全區第1位;北海市增長速度排第2位;防城港市增長速度排第3位;南寧市增長速度排第6位。經濟的發展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們的需求又是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內部動力,2011年北部灣經濟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65.88億元,個人存款余額2392.66億元。2011年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人均消費支出分別為13843元、12832元、11918元、12068元,分別比2010年增長1506元、1137元、1324元、1370元。人均消費支出的較快增長成為北部灣經濟區文化產業發展的內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