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可以借鑒各類有利于服務外包的法規政策,建立起支持和保障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規章制度,才能使廣西在涉足服務外包業務的產業初期就能規范好市場行為,使服務外包產業取得可持續發展。
(一)完善相關立法
健全的法律法規支持和保障是服務外包業發展的基礎。目前,我國制定了大量的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政策和戰略。2010年4月7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的復函》中,對服務外包產業示范城市的優惠政策、財政支持力度、金融服務、服務外包人才的培養與引進等方面都提出明確的規定。遼寧省及市政府對應國家外包政策,出臺了一系列包括《關于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意見》、《關于金融支持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沈陽市促進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大連市進一步促進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若干規定》、《沈陽市促進軟件及動漫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利于促進和發展服務外包業的文件,從市場準入、稅費減免、財政扶持、金融支持、土地利用等方面對發展國際服務外包產業實行政策鼓勵。
廣西可以借鑒各類有利于服務外包的法規政策,建立起支持和保障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規章制度,才能使廣西在涉足服務外包業務的產業初期就能規范好市場行為,使服務外包產業取得可持續發展。
(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發展服務外包產業,需要建設完善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充分利用通信與互聯網等高科技成果,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同時,建設完善的現代交通基礎設施,確保承接與物流有關的服務流程外包業務運輸暢通。所以廣西要快速提升交通,通訊,信息等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水平,比如寬帶互聯網絡、VPN傳輸專網、MSTP傳輸專網、SDH傳輸專網、語音傳輸專網的暢通,確保與網通、移動、鐵通、聯通、電信的互聯互通,具備大容量數據出口寬帶,形成大容量程控交換、光纜通訊、數據通訊、衛星通訊、無線通訊等多技術手段的立體化現代通訊網絡,強化電子政務、電子商務信息化平臺的建設。在保障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完善的基礎上,讓企業能享有質優價低的信息服務,才能真正實現服務外包產業的迅速發展。
(三)做好人才儲備工作
我國擁有大批受過高等教育的高素質、低成本勞動者,但是這些人力資源對國際服務外包相關知識的了解并不是很全面,甚至知道的人并不多。我國目前處于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起步階段,高校目前人才培養的實用性較差,特別是對口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人才培養數量不多,二次培養加大了成本投入。人才缺陷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從業人員在語言能力、文化溝通、國際規則等問題上知識欠缺。因為語言不熟悉,對就難以理解對象國文化,直接影響到溝通的成敗,同時國際規則不熟悉,則加大了管理風險;二是技能人才匱乏,比如承接IT和流程服務外包的從業人員,除需要軟件編程調試能力外,還需要基礎科學知識和行業通識知識,但我國具有綜合素質的技能型人才缺乏;三是高端的服務外包人才嚴重不足。特別是服務外包所需要的“外語+軟件+管理+商務”等復合型人才比較缺乏。
廣西雖然具備大量初級人才資源,但在人才關鍵技能方面仍有差距;在學術背景、語言技能、服務交付能力、實踐問題解決能力、項目管理技能、國際經驗與文化相似性上廣西人才儲備與服務外包對人才層次、素質、能力的要求還存在差距:廣西服務外包人才的語言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服務外包對于語言的要求較高,盡管不少人能夠閱讀東盟10國文字,但口語和寫作能力相對較弱;廣西一方面要重視本世紀初互聯網泡沫破裂時,因歐美IT行業大量裁員而回流到國內的一批服務外包產業精英,他們掌握流利的英語、專業技能,擁有海外關系,熟悉國際企業管理理念、模式、流程,是高層次復合型人才,這類人才是服務外包不可多得的稀有人才,通過這類人才的示范作用,培育、培養、培訓國內相關產業服務外包人才是儲備人才的途徑之一。同時廣西的高校要充分正視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適用性,才能做好人才儲備工作。
總之,廣西需要從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產業長遠規劃的視角追蹤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進程,做好長遠規劃,做足各方面條件和人才儲備,在服務外包業務方面提升承接能力并逐步具備向印度尼西亞、泰國等東盟國家發包的能力,建立政府、企業、市場三位一體的聯動發展機制,在帶動廣西的服務業整體發展的同時,提高就業率,提升廣西經濟發展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