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臨港產業發展,應該注重人力資源開發,根據臨港產業發展需要,加快培養和引進高新技術產業、新興產業等方面的專業人才。
(一)注重港口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集疏運條件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臨港產業集群的發展,離不開基礎條件的保障,良好的政策優勢、規劃優勢、區位交通優勢、生活配套優勢,將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臨港產業集群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全國沿海港口布局規劃》、《廣西壯族自治區沿海港口布局規劃》、《廣西北部灣港總體規劃》等文件,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臨港產業集群的發展,提供了政策依據。為此應該加大對北、欽、防3個港口建設的財政支持力度,科學開發,加快港口的建設速度,完善港口配套設施,滿足臨港產業集群的發展需要。同時,針對3條出省通道存在的限制,大力發展3市港口配套的疏運設施,特別是鐵路的發展。目前,鐵路方面應重點建設南寧-廣州鐵路、南寧-柳州城際鐵路、南寧-昆明鐵路復線、南寧-防城港鐵路復線、合浦-河唇鐵路、南寧鐵路客貨運樞紐工程等。
(二)注重港口資源整合,實現港口效益最大化北海港、欽州港、防城港這3個港口的位置鄰近,3個港口的定位有雷同的地方,存在重復建設的現象,必須加快對這3個港口的科學整合,盡快形成廣西在泛北部灣區域中的核心競爭力。3個城市要將港口做大做強,必須打破行政區劃的限制,用港口群的自然屬性和經濟規律來進行協調發展。充分發揮3大港口的整體規模優勢,明確各港口功能及其合理分工,合理配置各地的港口岸線資源,深化港口經營管理體制改革,努力建設億噸級現代化大型組合港,形成廣西沿海一體化港口群,不斷提升港口競爭力。
(三)加快人力資源開發,培養臨港高科技人才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臨港產業發展,應該注重人力資源開發,根據臨港產業發展需要,加快培養和引進高新技術產業、新興產業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同時,要加強現有臨港產業人力資源的培訓,充分發揮高職院校、技工學校培養技能人才的作用,鼓勵企業與高職高專學校合作,實現產學研密切合作,培養適應臨港產業發展需要的高技能操作人才,提高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最后,還要營造能留住人才的良好環境,加強高水平大學的建設力度,注重臨港科研機構建設,對具有培養前途的潛質人才進行資助扶持,為各類臨港人才的發展,提供優質的發展環境和創業保障。
(四)做好集群配套服務,營造良好的軟環境
第一,完善產業配套體系,增強產業配套能力。圍繞提高產業配套能力,優選產業配套項目,以發展壯大千億元支柱產業為核心,圍繞園區的重點項目、重點企業和優勢產業,強化產業招商,加快引進行業龍頭企業入園進區,要突出招大引強,以國內央企、大型民企、上市公司和500強企業為重點,突出引進技術含量高、輻射帶動作用強、發展后勁足的大企業、大項目落戶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加強產業協作配套,積極引進主導產業的上下游配套項目,延伸產業鏈,加快產業集聚,帶動配套產業的集群發展。第二,在土地、資金、政策、招商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吸引更多的企業落戶園區。專門制定和細化支持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重點產業園區發展的土地政策措施,在用地用海指標、審批等方面給予重點傾斜支持。整合現有的優惠政策,大力發展“飛地經濟”,鼓勵大型企業或外省園區到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興辦“園中園”。
(五)加強公共服務建設,創造發展平臺
完善的公共服務機構,可以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臨港產業集群發展提供良好的服務平臺。為此,必須建立為企業提供技術培訓和技術支持的研究機構,鼓勵臨港企業和大學或科研院所合作。同時,要完善政府機構建設,建立健全的臨港產業集群管理機構,為臨港產業集群發展提供完善的管理體制。此外,要加強金融機構的建設,推動臨港產業集群發展。另外,要支持臨港產業集群中介組織建設,如行業協會、公證機構、仲裁機構、會計事務所、審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最后,要加快信息咨詢與服務機構建設,建立多層次的公共信息平臺,為企業提供各種信息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