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作為我國唯一沿海的少數民族自治區和唯一沿海的西部省區,是我國西南出海大通道的門戶,海洋成為突出的特點和優勢。
“十二五”時期是廣西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加快“富民強桂新跨越”的關鍵時期,也是廣西海洋事業加快發展的重要機遇期,既有著難得的發展機遇,也面臨嚴峻的挑戰。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海洋工作。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了發展海洋經濟的“百字方針”,從2006年至今,國務院已相繼批復了10個沿海區域規劃,特別是到了2011年,國務院批準在山東、浙江和廣東等省開展海洋經濟試點工作,“海洋經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各沿海省份更是紛紛將大力發展海洋經濟作為“十二五“時期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重點加快推進,海洋區位優勢受到普遍重視,海洋的戰略地位不斷提高,社會公眾對海洋的關注度也持續升溫,我國沿海區域開發開放和海洋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廣西作為我國唯一沿海的少數民族自治區和唯一沿海的西部省區,是我國西南出海大通道的門戶,海洋成為突出的特點和優勢。2008年1月國家批復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標志著廣西沿海開發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為廣西海洋事業的發展提供了重大契機。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和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深入推進,為廣西加快把區位優勢、海洋資源優勢和生態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為廣西海洋經濟、海洋產業和海洋科技等海洋事業發展創造了新的重大機遇。我們必須牢牢抓住重大機遇,堅持服務于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和全區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全面推進海洋事業加快發展。
同時,我們也要清醒的認識到,與全國其他沿海省份相比,廣西的海洋事業發展仍相對落后,還面臨諸多的問題和困難:一是海洋規劃體系不完善,海洋法律法規體系不健全,海洋綜合管理基礎工作還比較薄弱;二是海洋經濟總量小(長期位居全國末位),海洋產業層次低,海洋資源總體開發不足和局部區域過度開發并存;三是海洋教育仍處于起步階段,海洋高素質人才隊伍極其匱乏,海洋科技力量十分薄弱,創新能力不強;四是局部海域環境質量呈下降趨勢,海洋生態環境保護面臨嚴峻挑戰;五是海洋公益服務和海洋防災減災能力還不能適應海洋事業發展的需要;六是海監執法船、艇和專用執法裝備落后,海洋執法隊伍綜合素質和監察能力亟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