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100萬平方米地下空間,最東邊建過江隧道連接長洲島
琶洲地區最新控規昨起在市規劃局官網公示。根據規劃,琶洲島將被打造成為“世界第一會展城”,要引領廣州建設國際會展中心城市。未來琶洲居住人口約8萬,就業人口約33萬。與此次幾個版本的規劃相比,最新規劃有幾點值得關注:一是提出琶洲要打造100萬平方米的地下空間,二是除了此前連接珠江北面的三條過江隧道外,還將在最東邊建一條隧道連接長洲島。
信函反饋:郵寄至廣州市吉祥路80號,廣州市規劃局監督檢查處。
郵政編碼:510030
網上反饋:登錄市規劃局官網,在對應公示圖下方直接發表意見。
公示期限:截至5月29日
打造宜業宜游宜居、永不落幕的交易會
此次規劃公示的范圍是海珠區東北部的琶洲島,北至珠江前航道,東至珠江后航道,西、南至黃埔涌,面積10.4平方公里。根據規劃,琶洲島將被打造成宜業宜游宜居、永不落幕的交易會。
未來琶洲島人口規模為:居住人口約8萬,就業人口約33萬。建設規模為1437萬平方米,其中,地上1337萬平方米,地下100萬平方米(以上規模未含琶洲C區內面積88公頃的規劃待定區)。
規劃將琶洲島從東向西劃分為四大片區:
A區位于琶洲的最西邊,西臨獵德大橋、江海大道,東至華南大橋和華南快速,為會展產業集群區——以會議展覽、電子商務、辦公酒店、商業購物功能為主;
B1區則是華南大橋、華南快速和琶洲大橋、科韻路之間的部分,將打造會展龍頭引領區——以國際展覽、文化慶典、酒店餐飲、商務辦公功能為主;
B2區位于科韻路和東圃大橋、環城高速公路之間,將打造會展綜合服務區——以酒店服務、商務辦公、休閑商業、居住公寓功能為主;
C區位于琶洲島的最東端,為會展產業延伸區——以歷史保護、產業孵化、旅游服務、科技研發、酒店商業功能為主。該片區內,還有88公頃的規劃待定區。
琶洲要建過江隧道通長洲島
規劃顯示,未來琶洲的地鐵將四通八達。目前,途經琶洲的地鐵線有8號線和4號線。未來還將有地鐵11號線、19號線與20號線進入琶洲,此外,廣佛城際軌道亦將于今年6月開通。
道路方面,規劃琶洲與珠江北面的聯系,除了現有的獵德大橋、華南大橋、琶洲大橋和東圃大橋外,還將建三條過江隧道:一條連接車陂路與新滘東路,一條連接海洲路與珠江新城,另一條連接會展東路和臨江大道。
此外,琶洲島的最東邊還有一條過江隧道,連接琶洲與黃埔的長洲島。
規劃圖顯示,海珠環島有軌電車將在琶洲島繞行,有軌電車從沿珠江進入琶洲后,在閱江路穿行,穿過會展產業集群區、會展龍頭引領區至會展綜合服務區后,轉入新港東路,然后繞至琶洲島東南端出島。
據了解,海珠區有軌電車有望在年內開通試驗段。而磨碟沙停車場預計9月30日具備停車條件。
昨日公示的規劃顯示,從琶洲塔至黃埔古村將打造一條“琶洲塔至古黃埔港視線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