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金秀當地常住人口約三萬余人,由于原始山林居多,耕地面積少,要有所發展、努力提高當地居民收入水平,就必須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多種經營,把野生茶資源打造成當地支柱產業。
近幾年來,金秀縣把茶葉生產作為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路子和發展縣域經濟的特色產業來抓,培育龍頭企業,實施標準化生產及精品特色經營,新引進的2家標準化茶廠已投入生產。該縣1萬多畝茶園獲得了自治區無公害認證,該縣還被列為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重點示范區。而目前,新元茶業有限公司等六家企業已取得了我國的QS認證,成為了當地龍頭企業,以“企業—基地—茶農”模式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壯大茶葉特色產業。
據當地企業新元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茶業是金秀支柱產業中跟農民關系最直接、最密切產業,也是發展勢頭最好的產業。隨著當地企業的不斷成長,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當地茶農的收入同時在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長,同時大大地緩和當地的就業問題。經過幾年的努力,金秀茶葉產業得到迅速發展,茶葉生產逐步成為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主要產業。
金秀大瑤山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及氣候條件,孕育了野生茶的優良品質。為挖掘本地原生茶資源和茶文化,金秀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完善全縣茶葉產業發展規劃,大力推進原生態茶葉開發、生產與保護,把大瑤山原生態野生茶打造成茶葉品牌,如“古寨紅風”等野生茶品牌已投放市場。
2012年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以及當地農業局聯合組建一支專家團隊,進駐當地,圍繞當地野生茶資源,開展了為期兩月的研究,先后發表了《金秀茶樹考察初報》,《廣西金秀野生茶樹》等著作,在行業內引起了極大轟動,不僅高度肯定了金秀當地的茶葉發展天然優勢,同時為為開發利用野生茶提供了科學依據和理論支撐。2014年,金秀縣在“十二五”規劃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產業結構調整,加強野生茶管理,既要求速度,又要求長遠,實現野生茶的可持續發展,杜絕過度開采。
政府積極鼓勵、引導茶葉加工企業開發研制野生茶產品。該縣研制生產的野生紅茶產品湯色紅艷、香郁醇厚、回味甘甜,加上原生態的品質,一經出品,便深受愛戴,價格也水漲船高,目前市面上每公斤價格已逾千元。產品遠銷北京、上海、西安、廣州、香港和臺灣等地。2013年,本土企業新元茶業有限公司獲得第十屆“中茶杯”全國名優茶特等獎,被公認為為當地的茶企標桿。
與此同時,獎勵茶農種茶,壯大瑤山特色產業,力爭到2015年,金秀縣將努力形成種植、加工、銷售緊密結合的集約化產業目標,全縣干茶總產量達到1050噸,茶葉總產值1.68億元,成功培育2家以上龍頭企業,2個以上區級、國家級品牌。
為使大瑤山野生茶這一寶貴資源可持續性發的發展,在不斷深入發展的同時。當前,該縣已開始對野生茶進行規模化育苗,為下一步大面積推廣種植提供種苗保障。同時,大力保護野生茶資源,劃定古茶樹保護區,避免人為破壞,以爭取可持續發展。